“每個月交300元伙食費,但倒一次剩飯就要罰款20元,這不是在扣我們的血汗錢嗎?”5月7日,東莞市中堂鎮吳家涌一家不銹鋼廠的工人向記者投訴。該廠夏姓的人事主管解釋說,“工人如果倒剩飯要罰款”的條款已寫入勞動合同,此舉是要教育工人節約糧食(5月8日《廣州日報》)。
浪費糧食很可恥,但以罰款推行節約,令人難以接受,甚至被懷疑“別有用心”。但用工方卻“理直氣壯”:勞動合同中有“工人如果倒剩飯要罰款”的條款,工人進廠務工時都在上面親筆簽了名,說明大家接受這樣的規章制度,那就應該執行到位。合同中規定罰款50元呢,現在只罰20元,已經很“仁至義盡”了!
勞動合同中的條款,是不是都要當“圣旨”執行?答案是“有保留”:與法律、道德相符,個人簽名認可的,那就應該執行沒商量;如果與法律、道德相左的,即使工人已經簽名,那也不是個人主觀意思的真實表達,工人可以不執行,相關部門還應依法介入,中止這些“霸王條款”。像浪費糧食罰款這樣的條款,就是不合理的條款。
跳出個案,放眼工場,發現諸如上述“無度設規、自利自肥”的“霸王條款”還有很多:工人上廁所不許超過5分鐘;女工進廠幾年內不得懷孕;每月加班40小時方可領到加班費;進出廠門要接受搜身檢查……五花八門、隨心所欲的用工規定,直接剝削工人經濟利益,損害工人基本人權。雖然地球人都知道這不合法、不合理,可身處“就業難”的時下,務工者除了簽名認可還有什么選擇?
令人更加不能接受的是,面對形形色色的用工“霸王條款”,勞保部門、各級工會、法律人士不但不積極主動參與維權,反而講什么“工人可與企業平等協商規章制度”。試問,企業主與工人地位事實上不平等,明顯處于弱勢的工人如何跟企業主講條件?一句話還未說完,“逐客令”已經下達——“一職難求”之下,簽名認同的用工合同也不全是真實意思表達,除非是外星人才不知這一職場“潛規則”。
筆者則以為,務工者的“娘家人”——勞保部門、各級工會在消除用工“霸王條款”方面倒應積極有為,而且很容易有所作為:經過一段時間的宣傳與查處,基本所有的用工都簽訂了合同,很多地方有權部門還制定了合同范本(其中包含內部規定)。何不再要求合同多復制兩份,分別送地方勞保部門和工會,既是備案,也是對合同條款進行審查,對不合法、不合理的“霸王條款”及時發現、立即糾正,這樣從源頭消除侵權用工行為,是對務工者權益最積極、最主動、最有力的保障。(蘇北人)
來源:《檢察日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勞動監察和勞動仲裁的職責各有哪些?
2020-02-24到了退休年齡,養老保險沒交足15年怎么辦?
2020-03-10法院可以作為民事案件的被告嗎
2020-03-20剛買車的新手司機,想知道交強險賠償范圍的快看過來!
2020-04-02如何解除房屋租賃合同
2020-04-09非法搜查罪的認定
2020-04-15商標間接侵權的表現形式是什么
2020-04-16虛假出資、抽逃出資罪的認定
2020-04-163000萬《包養協議》,效力如何認定
2020-04-17如何認定偽造、變造金融票證罪
2020-04-20農村房屋允許出租嗎
2020-04-23起訴離婚中有利于男方爭取孩子撫養權的條件有哪些?
2020-04-24關于“辭退”應注意哪些問題
2020-04-29離婚后子女撫養費要給多少?
2020-04-28構成強奸罪的要件是什么?
2020-04-28股權轉讓合同訴訟時效計算方式
2020-04-29用哪些有力證據爭奪孩子撫養權?
2020-04-29離婚子女撫養權一般歸誰?
2020-04-29聚眾沖擊國家機關罪的認定標準和界限區分
2020-04-30夫妻共同財產可以約定的范圍是什么?
2020-04-30離婚以后孩子撫養費如何變更?
2020-05-01子女撫養權如何爭取?能否變更?
2020-05-01新婚姻法關于子女撫養費的規定有哪些?
2020-05-02子女撫養權判決有什么原則?
2020-05-02離婚以后如何變更子女撫養關系?
2020-05-03優先考慮子女撫養權的情形有哪些?
2020-05-04上門女婿離婚夫妻共同財產如何分割?
2020-05-05把孩子送給別人違不違法?
2020-05-07夫妻共同財產有什么法律特征?
2020-05-08沒登記結婚彩禮要不要返還和彩禮不返還有哪些情況?
2020-05-08當借貸后發現無力償還怎么做
2020-05-09借貸年利息不該超過百分之三十六
2020-05-09夫妻離婚財產糾紛法院怎么樣收費?
2020-05-10夫妻共同財產范圍是什么?訴訟離婚訴狀怎么寫?
2020-05-10訴訟離婚過錯損害賠償需要具備哪些法定條件?
2020-05-10房貸提前還款是否有違約金
2020-05-10構成破壞選舉罪的要件是什么?
2020-05-11犯罪嫌疑人構成販毒無期是否可以減
2020-05-11未登記夫妻彼此是否享有繼承權?
2020-05-11身體受損卻未到達職業病標準,我該何去何從?
20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