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由股東出資設立,而且是以營利為其主要目的,所以從一定角度說,公司是股東實現其商業目的的一種經濟組織形式。同時,公司又是一獨立法人單位,有其自身的代表機關、執行機關和社會行為規范,有著其作為財團法人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所以,股東與公司(尤其是非單一股東的公司)之間有時也難免會產生利害沖突,不同股東(尤其是大股東和中小股東)之間也會存在利益摩擦,股東與公司管理者(公司董事、監事和經理人員)之間也會因公司管理問題而引發出各種矛盾或糾紛。這一切與公司及公司股東相關的利益沖突或矛盾摩擦,若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則必然會產生或導致一系列的股東訴訟。本文特就目前我國《公司法》規定的幾種股東訴訟類型和股東訴訟方面的法律障礙作些簡要探討,希望能與大家在此些問題的研究上能夠產生一定的共鳴,以便推動我國公司方面立法的進一步完善和發展。
一、股東訴訟概述
本文所指的“股東訴訟”基本涵義是: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以公司股東身份主動提起的針對公司利益或其作為股東的利益受到侵害的訴訟。它不包括股東資格確認之訴和雙方當事人中只有被告一方為股東的訴訟。它也不同于我們通常所講的股東代表訴訟制度,即“當公司的利益受到侵害而公司怠于或拒絕追究侵權人責任時,具備法定資格的股東為了公司的利益,對侵害人提起訴訟,追究其法律責任的訴訟制度”。它的外延比“股東代表訴訟”更為寬泛,它不僅包括股東代表訴訟,而且包括股東因自身股東權益直接受到侵害而提起的訴訟。具體一點講,股東訴訟應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一)作為原告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公司股東資格非常明確,股東身份已經公司股東名冊或其他工商注冊登記資料確認。如果原告不能證明自己的公司股東身份則應首先進行股東資格確認之訴,而不得直接提起股東之訴。
(二)被起訴的對象(即被告)范圍比較大,不僅包括公司其他股東、公司實際控制人、公司董事、監事和經理等管理人員,還包括公司本身和與公司產生合同、侵權等債權債務關系的當事人,如股東對公司債務人提起的訴訟。若訴訟的原告方當事人不是公司股東,而公司股東僅作為被告或訴訟第三人參加訴訟,則不屬于我們在此所講的“股東訴訟”。
(三)訴訟的理由和方式比較多樣化,不僅包括追究其他股東的違約責任、公司的侵權責任,而且包括股東代表訴訟和股東代位權訴訟等各種表現方式和訴訟理由。股東通過訴訟所請求保護的利益不僅包括股東自身的利益,而且包括公司其他股東和公司的利益。
(四)訴訟中原、被告方當事人法律地位往往存在諸多的爭執,而且容易產生或需要追加第三人來參加訴訟,從而使案件審理程序變得異常的復雜。因為股東訴訟往往涉及到“股東利益”和“公司利益”的界定和平衡問題,尤其是公司(作為原告、被告、第三人、證人等)在股東訴訟中的法律地位和作用比較容易引發爭議。
當然,理論的概括無法全部涵蓋現實中有關股東訴訟的司法實踐,股東訴訟的特征也遠不止我們上面所總結的幾條內容。我們需要通過不斷的司法實踐和理論研究來加強對股東訴訟特征的進行深化了解。
二、股東訴訟的幾種常見類型
依據不同的訴訟分類標準,自然會得出不同的股東訴訟類型,比如依據股東利益受到損害的方式,可以將股東訴訟分成股東或公司違約之訴、股東或公司侵權之訴、董事或經理等管理人員侵權之訴等;依據法律所保護的權益與股東之間的關聯程度,可以將股東訴訟分成損害股東直接權益之訴和損害股東間接權益之訴;依據股東提起訴訟的方式是否屬于代位權之訴,可以將股東訴訟分為股東代位訴訟和非股東代位之訴等。…… 而我們在此所采取的分類模式或標準是依據訴訟中被告身份的不同。依據被告的不同身份,我們將股東訴訟分成以下幾種不同的類型:
(一)股東與股東的訴訟。如股東因告公司其他股東不履行股東出資義務、不履行對公司的管理義務和清算義務等而產生的訴訟;另對公司一方股東排斥另一方股東參與公司管理的訴訟,也應屬于股東告股東的訴訟。對此類訴訟,我國《公司法》規定的尚不夠明確和全面,只是在第二十八條規定:股東應當按期足額繳納公司章程中規定的各自所認繳的出資額。股東以貨幣出資的,應當將貨幣出資足額存入有限責任公司在銀行開設的賬戶;以非貨幣財產出資的,應當依法辦理其財產權的轉移手續。股東不按照前款規定繳納出資的,除應當向公司足額繳納外,還應當向已按期足額繳納出資的股東承擔違約責任。除此之外,在《公司法》中,我們沒有發現“公司一方股東對另一方股東承擔法律責任”的規定。
(二)股東與公司的訴訟。此類訴訟應當說在股東訴訟中較為普遍,其又分成幾種情況:第一種情況為涉及股東會或董事會決議撤銷或無效的訴訟,主要法律依據是《公司法》第二十二條規定“公司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董事會的決議內容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無效。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董事會的會議召集程序、表決方式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或者決議內容違反公司章程的,股東可以自決議作出之日起六十日內,請求人民法院撤銷”。第二種情況為涉及股東知情權的訴訟,主要法律依據是《公司法》第三十四條規定“股東有權查閱、復制公司章程、股東會會議記錄、董事會會議決議、監事會會議決議和財務會計報告。……公司拒絕提供查閱的,股東可以請求人民法院要求公司提供查閱”。第三種情況為涉及公司股權收購的訴訟,主要法律依據是《公司法》第七十五條規定內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對股東會該項決議投反對票的股東可以請求公司按照合理的價格收購其股權:(一)公司連續五年不向股東分配利潤,而公司該五年連續盈利,并且符合本法規定的分配利潤條件的;(二)公司合并、分立、轉讓主要財產的;(三)公司章程規定的營業期限屆滿或者章程規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現,股東會會議通過決議修改章程使公司存續的”。當然第三種情況也可能涉及到股東會決議或董事會決議。
(三)股東與公司董事、監事或經理等高級管理人員的訴訟。此類訴訟主要是針對公司董事、監事或經理等高級管理人員違反對公司的誠信義務和善管義務而提起的,訴訟中涉及到的問題往往比較復雜,它又分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股東因公司董事、監事或經理等高級管理人員直接侵害其股東利益而提起的訴訟,主要法律依據是《公司法》第第一百五十三條規定“董事、高級管理人員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損害股東利益的,股東可以提起訴訟”。第二種情況應屬于股東代位訴訟或代表訴訟的范疇,主要法律依據是《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二條規定“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執行職務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公司章程的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失的,股東可以請求監事會或者不設監事會的有限責任公司的監事提起訴訟。監事給公司造成損失的,股東可以請求董事會(或者執行董事)提起訴訟。監事會、監事、董事會、執行董事拒絕提起訴訟,或者情況緊急、不立即提起訴訟將會使公司利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等情況下,股東可以直接提起訴訟”。另《公司法》第二十一條規定“公司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得利用其關聯關系損害公司利益。違反前款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此規定也是股東告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重要法律依據。
(四)股東與公司和公司管理人員外第三方當事人的訴訟。此類訴訟是指公司股東對公司的債務人、侵權行為人而采取的訴訟,也屬于股東代位訴訟或代表訴訟的范疇,主要法律依據也是《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二條規定內容。因為按該條規定,損害公司利益的不僅包括公司董事、監事等高級管理人員,也包括公司之外的任意第三人,即凡是對公司實施了不正當行為而對公司負有民事責任的人,在公司怠于對其行使訴權的情形下,都可以成為股東代表訴訟的被告。這種寬泛的規定有利于充分發揮股東代表訴訟制度的作用。另外,在此類訴訟中,考慮到公司的特殊地位和訴訟結果對公司利益的影響,股東在提起訴訟時,應當將公司列為訴訟第三人(包括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和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參加訴訟。
盡管從理論上,我們可以大致可以把股東訴訟分成上述四類,但是具體到每個案件,往往是不好將其明顯歸入其中一類的,會存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狀況。如公司大股東利用對公司的控股地位與公司所進行的損害其他股東利益的借款、擔保或關聯交易行為,其他如股東抽逃出資等行為,此類行為都可能涉及到公司、公司股東、公司高級管理人員和公司外部主體共同違法或違反公司章程的行為,此類訴訟似乎可以歸入上述任何一類,在進行有關訴訟時,我們最好對具體案情進行仔細研究,選擇一種最為有利的訴訟方式。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要股權不要“侵權”
2020-02-20哪些罪不能取保候審
2020-03-05法律援助是免費的嗎
2020-03-06交通事故私了協議書有法律效力嗎
2020-03-17夫妻一方欠的信用卡債,另一方是否有償還義務呢?
2020-04-14作品標題著作權的相關規定
2020-04-15哪些情形屬于重大醫療事故
2020-04-15國有公司、企事業單位人員濫用職權罪構成條件
2020-04-20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歸屬怎么認定
2020-04-21房屋買賣過戶前,賣方卻去世怎么處理
2020-04-21信用卡詐騙罪的表現行為有哪些
2020-04-23被家暴,我該如何取證保護我自己?
2020-04-24你在電影中常見到的死刑和死刑辯護是什么?
2020-04-26盜竊罪應該如何認定?
2020-04-27夫妻共同債務需要怎么樣認定?
2020-04-28城鄉規劃法中,行政處罰程序規定是什么
2020-04-28離婚補償協議書怎么寫
2020-04-29侮辱國旗、國徽罪的認定界限
2020-04-30精神病人犯罪,需要負責嗎
2020-04-30女性爭奪子女撫養權要收集哪些證據?
2020-05-02變更子女撫養權的法定理由包括哪些?
2020-05-04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標準你知道嗎?
2020-05-04四級醫療事故的認定標準是什么?
2020-05-04離婚協議書要公證嗎?公證有什么意義?
2020-05-05哪些情形下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2020-05-06子女撫養權歸屬怎么認定和撫養費數額如何確定?
2020-05-08為吸毒人員提供資金是否會受到處罰
2020-05-08夫妻離婚時按揭房產可不可以過戶?
2020-05-09婚內出軌離婚夫妻共同財產分割有什么影響?
2020-05-09結婚一年多離婚夫妻共同財產怎么分割?
2020-05-10夫妻離婚時怎么爭奪子女撫養權更有利于孩子成長?
2020-05-10離婚以后具備什么情況下可以降低子女撫養費給付標準?
2020-05-10什么是住房按揭?
2020-05-11火災事故與民事侵權責任研究
2020-05-12農村房屋產權糾紛應該怎么解決?
2020-05-12辭退懷孕員工該怎么進行補償
2020-05-12買二手房如何辦理銀行貸款
2020-05-12婚前父母出資買房離婚如何分配
2020-05-12合同撤銷和解除有什么區別?
2020-05-12遺囑生效需要哪些條件?需要什么時候才生效?
2020-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