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為作者原創,如需引用請與作者聯系:
吳律師,電話:13718349848(北京)13602088747(天津)
QQ:269780472 電子郵件:545whc.2004@163.com
審判長、審判員:
根據《刑事訴訟法》和《律師法》的有關規定,XXXX律師事務所接受XX市XXXX公司的委托,指派XXX律師作為本案被告人XXX的辯護人參加今天的法庭審判活動,依法履行辯護職責。本辯護人在開庭前,詳細地研究了控方的起訴書和有關證據材料,并就本案有關事實和情節進行了必要調查,剛才又參加了法庭調查,現對本案事實有了較全面的了解。為依法維護被告人的合法權益,現本著“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的原則,提出如下辯護意見,供法庭參考。
一、公訴機關對XXX的行為定性不準,不宜定為“持械聚眾斗毆罪”。
1、持械聚眾斗毆,一般是指用隨身攜帶的兇器毆斗,或利用毆斗現場原有器物毆斗。持械是聚眾斗毆的加重情節,原則上,當持械的故意及行為系個體性而非一般性(或共同性)時,該加重情節只適用于個體。只有這樣,才能既符合共同犯罪構成理論,又符合罪責刑相一致的原則。
2、當持械的故意以及行為本身具有共同性或由個體性轉變為共同性時,就有必要按照共同犯罪構成理論來分別認定了。持械者未形成與持械者配合持械聚眾斗毆的意思聯絡,達成持械聚眾斗毆的共同犯意,客觀上也沒有實施配合持械者毆打他人的行為,則對未持械者均不能以持械聚眾斗毆論,持械者是實行過限行為。
3、本案中,我們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有無共同故意和共同行為,是認定是否構成持械聚眾斗毆的關鍵。相對于被告XXX而言,他事先沒有預謀持械,雖然在聚眾斗毆過程中有參加者持械,但他并沒有同其他參加者形成持械聚眾斗毆的共同犯意,也沒有有與他人配合持械聚眾斗毆的意思聯絡。故對XXX不能以“持械”聚眾斗毆論。
綜上所述,本人認為對聚眾斗毆中“持械”情節的認定,必須堅持主客觀相一致的原則,關鍵是看構成聚眾斗毆罪的基礎上有無“持械”聚眾斗毆共同故意。不能簡單歸罪,把一個、部分參加者“持械”歸責于所有的共同犯罪人。否則,將有悖于罪刑相適應原則。所以,對于XXX的行為性質不應當定性為持械聚眾斗毆,而應當定性為普通的聚眾斗毆。
二、XXX在實施打架行為時還不滿18周歲,屬于未成年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七條第二款之規定“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XXX在案發時尚未滿18周歲,依法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未成年人對社會的認識,如果缺乏必要的引導和幫助,他們就會按自己的思維和認識去行事,包括暴力。《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38條明確規定:“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實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 所以國家對于處于未成年人的成長保護十分重視,他們的健康成長也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三、XXX事后的認罪態度也具有從輕處罰的情節。
被告人XXX到案后能詳細交待所犯的罪行,在公安機關對被告人的多次訊問中,對整個作案過程從一開始就主動做了詳細的供述,坦白交代自己的犯罪罪行。XXX在事發時由于年少無知,一時沖動,才觸犯刑法。但因其事后向公安機關和檢察院如實交代事情經過,認罪態度較好,確有悔改之意,且社會危害程度不大,符合從輕或減輕處罰的條件。請合議庭在量刑時能夠考慮被告人的認罪態度和悔罪表現,在量刑時能予以酌情減輕處罰。
四、被告人屬于初犯,依法可以酌情減輕或從輕處罰。
被告人在此次事件之前沒有其他不良行為,無犯罪前科。《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七十二條第一款規定,對于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罪犯分子,根據犯罪分子的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適用緩刑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的,可以宣告緩刑。《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六條規定,對未成年罪犯符合刑法第七十二條第一款規定的,可以宣告緩刑。如果同時具有初次犯罪等情形之一的,應當宣告緩刑。綜上所述,被告人XXX犯罪情節輕微且因為初犯,因而屬于法定從輕情節。
五、本案的發生,在一定程度上是社會矛盾的轉嫁,這一點量刑時應予以考慮。
XXX平時表現較好,沒有違法犯罪前科,滑入犯罪的道路,與家庭狀況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XXX家庭經濟比較困難。因此XXX小學未畢業就輟學在家。這個階段的青少年情感是很脆弱的,很容易受周圍環境的影響。同時,XXX參與斗毆的社會危害性不大,XXX參與斗毆的目的,只是朋友義氣用事,幼稚地要為朋友挨打之事討一個說法,其主觀惡性較小。盡管被告人XXX對自己的行為要承擔法律責任,但是,社會矛盾的轉嫁,理應由社會分擔一定的責任,至少是道德責任。本案的發生,有其深刻的社會根源,所以只對被告人量重刑并不能達到預防犯罪的目的。
綜上所述,鑒于本案被告人XXX主觀惡性小,對社會造成的危害較小,且犯罪時不滿十八周歲,屬未成年人,沒有前科,犯罪后能主動投案自首,且事后如實交代事實經過,確有悔改之意,所以希望法院在定罪量刑時能夠從輕處罰。
辯護人:XXX
年 月 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發改委:復工企業要為職工配發口罩!
2020-02-11行使撤銷權會產生什么法律效力?
2020-03-03集體合同的協商雙方你知道是誰嗎?
2020-03-25離婚后財產如何分割
2020-04-13違反治安管理的行為
2020-04-16小產權房屋買賣合同你會寫嗎?
2020-04-22商品房網簽備案注銷方法是什么
2020-04-27勞動合同缺少必要條款會有效嗎?
2020-04-27勞動爭議案件的仲裁處理流程
2020-04-28兩個孩子離婚撫養權如何判決?
2020-04-28城鄉規劃法中,行政處罰程序規定是什么
2020-04-28個人債務糾紛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0-04-29離婚損害賠償的法律條件是什么?
2020-04-30農村孩子撫養費有哪些規定?
2020-04-30刑訊逼供罪的認定和界限
2020-04-30非婚生子女撫養費咋確定和戶口咋辦?
2020-05-01法律上撫養權是如何判定
2020-05-01非婚生子女撫養費需要如何確定?
2020-05-02變更子女撫養權需要提供什么證據?
2020-05-022020法院起訴離婚流程怎么走?
2020-05-032020怎么樣到法院起訴離婚?
2020-05-03小區物業費要漲價怎么解決
2020-05-03有哪些情況下可以變更子女撫養費?
2020-05-03離婚財產分割原則是男女平等嗎
2020-05-04四級醫療事故的認定標準是什么?
2020-05-04優先考慮子女撫養權的情形有哪些?
2020-05-04辦理離婚證需要什么材料?程序怎么走?
2020-05-05“小偷小摸”會造成什么法律后果
2020-05-05離婚時怎么預防對方轉移夫妻共同財產?
2020-05-09哪些情況下對方不到場也可以申請訴訟離婚?
2020-05-10按揭房子離婚歸誰和相關法律解釋有哪些?
2020-05-10婚前房產加女方名字效力嗎?房產加名有哪些情形?
2020-05-10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罪是如何認定的呢?
2020-05-10繼承權哪里公證?辦理繼承權公證需要哪些證件和材料?
2020-05-11夫妻離婚按揭房產權分割需要遵守什么原則?
2020-05-11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和監護人可不可以轉讓?
2020-05-12離婚以后子女撫養費標準是多少?給付方式是什么?
2020-05-12勞動仲裁移送管轄是否合法?受理范圍是什么?
2020-05-13買房哪些面積分攤不合理
2020-05-13躁郁癥患者是否可以結婚
2020-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