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惠中法經終字第167號
上訴人(原審被告):惠東縣裕明家庭用品有限公司,住所地:惠東縣平山鎮廣汕路39號。
法定代表人:鐘子明,董事長。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黃木仁,男,漢族,1975年5月出生,惠東縣人,住惠東縣平山鎮南湖路74號,系惠東縣昌隆鞋料行業主。
訴訟代理人:吳曉彤,廣東粵惠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審第三人:鄧月明,女,漢族,1963年9月出生,香港居民,現住惠東縣平山鎮廣汕路39號。
訴訟代理人:劉火南,廣東粵惠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惠東縣裕明家庭用品有限公司因拖欠貨款糾紛一案,不服惠東縣人民法院(2001)惠東法經初字第60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01年9月5日受理后,于2001年10月29日公開進行了二審查詢。上訴人惠東縣裕明家庭用品有限公司的訴訟代理人王子建,被上訴人黃木仁及其訴訟代理人吳曉彤,原審第三人鄧月明及其訴訟代理人劉火南到庭參加二審查詢。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本院查明:由于原審查明的事實清楚,認定證據充分,故本院在此確認下述原審查明的事實。
案經原審法院審理查明:鐘子明與鄧月明在香港注冊成立香港裕明集團(國際)投資有限公司,股權各占5O%,后以該公司的名義與惠東縣糧食企業集團公司合作成立了惠東縣裕明家庭用品有限公司(下稱裕明公司),在經營的后期,由于鐘子明和鄧月明產生矛盾,兩人分別提出退出合伙,但由于帳目問題一直無法解決。鄧月明是負責大陸業務,鐘子明負責香港等地區的業務。二ooo年四月至十二月間,裕明公司先后向原告購買各種原材料加工產品,共欠原告貨款六十五萬一千五百二十四元,由裕明公司出納代表裕明公司寫下十八張欠條給原告收執。裕明公司一直未能歸還貨款,致原告提起訴訟。訴訟過程中,鐘子明認為,既然鄧月明是股份之一都可列為第三人,作為股東的自己亦應列為第三人,而共同開辦裕明公司的香港裕明集團(國際)投資有限公司和惠東縣糧食企業集團公司應列為被告,參加訴訟。并向本院遞交了追加被告及第三人的申請書。本院裁定駁回被告及鐘子明要求追加被告及第三人參加訴訟的申請。訴訟當中,鐘子明要求對原告提交的十八張欠條、送貨單進行筆跡新舊程度鑒定申請書。有關部門電話答復無能力作此鑒定。又查,原告開出的送貨單,每本為十七頁。本院要求原告將送貨單存根提交法院,原告提出其無保留,而且是同時用幾本,而不是一本用完再用一本。
原審法院認為:鄧月明雖然與本案無直接的利害關系,但原告將其列為本案的第三人,其沒有提出異議。而鐘子明為此亦要求本院將其及合作人追加為本案的第三人及被告參加訴訟,沒有法律依據,本院不予采納。被告法定代表人鐘子明與第三人之間由于在合伙期間產生矛盾,雖然作為大陸業務負責人的第三人承認欠原告貨款是事實的,但鐘子明對該筆欠款提出四大疑點,但無法提供證據予以印證,其反駁論點,本院不予采納。原告訴請,證據充分,合理合法,予以支持。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八十四條的規定,判決:被告欠原告貨款六十五萬一千五百二十四元,由被告在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五天內付清給原告。訴訟費一萬一千五百三十元,由被告負擔。
上訴人惠東縣裕明家庭用品有限公司不服原審判決,向本院上訴稱:一、本案有關訴訟主體問題。上訴人惠東縣裕明家庭用品有限公司實際上是鐘子明與鄧月明之間的合伙企業,一切債權債務應由鐘子明與鄧月明共同享有和分擔。被上訴人起訴上訴人時,就不能將鄧月明列為第三人參加訴訟,原審將其列為第三人參加訴訟是依法無據的。原審允許鄧月明作為第三人參加訴訟,卻不同意鐘子明作為第三人參加訴訟,也不同意將集團公司作為共同被告參加訴訟,在程序上是違法的,應撤銷原判,發回重審。二、被上訴人與原審第三人惡意串通制造假的債權債務以侵吞上訴人財產,其訴訟請求應予駁回。主要有以下幾個反證的證據:[1]2000年8月20日原審第三人狀告鐘子明時,其在訴狀中稱上訴人對外所欠的貨款只有63999元。該證據是第三人向法庭出示的,而第三人又掌握大陸生產經營的一切債權債務關系,難道第三人不知道這一事實的存在嗎?這一證據是上訴人用于反證的直接證據使用的,怎么能說上訴人無法提供證據予以印證呢?原審的認定不能成立。[2]2001年2月8日,鐘子明在對原審第三人起訴分伙退股時,原審第三人答辯時向法庭提交的《資產負債平衡表》及總分類帳中,均一致確認上訴人對外所欠的貨款即鐘子明與鄧月明之間共同對外所負債務只有216634.70元。這為什么在《資產負債平衡表》和總分類帳中不體現出來呢?這無論從事實、道理、人情、法律上講,都是絕對講不通的。也是絕對不可能發生的事實。那么,就只有捏造的事實才能出現,可以得出被上訴人與第三人合謀制造假的債權債務的結論。[3]被上訴人出示的“送貨單”嚴重違背單據開出的規律和原則,有關發票必須按照時間和順序來開具,絕對不能出現前后倒置和中間插開,如果有這種情況,只能證明送貨單全是假發票。 [4]違背定期結算和開具“欠條”的客觀規律及原則。被上訴人出具的18張收貨單及18張欠條的時間是相同的,與被上訴人說是定期結算付款的交易習慣不相符合。這種“交易習慣”的規律就是送貨人定期將所有送貨的單據收集在一起,通過與購貨方核對以后,由購貨方一次按貨單合計出的貨款付清,或先付部分貨款,或按貨款單的總貨款,向送貨人出具總欠條,而送貨方以后憑該條向購貨方追討貨款就可以了。[5]被上訴人不向原審提交送貨單的存根,其理由根本不成立。三、此外還補充:1、被上訴人根本沒有經營化工原料。在原審中,被上訴人并不能提交營業執照證明其有經營范圍。因此,被上訴人稱向上訴人賣化工原料是不存在的。2、在惠東縣內至今沒有一間化工公司,沒有一間賣TDI、PPG化工原料。3、上訴人所購買的化工原料,都是與東莞市升光化工公司、東莞碩泰化工公司、廣州新生海綿廠、海豐華星海綿廠等四間公司或廠購買的,從來都沒有在惠東縣內向任何一間公司或廠購買。4、被上訴人至今未能出示化工原料供應商的購貨單據,不能證明其有此經營業務。5、上訴人凡購買化工原料,都是現金交易的,不存在如此巨大的貨款不付。6、上訴人對外所欠的貨款,即出具的欠條,都是上訴人的法定代表人鐘子明和第三人共同簽名才能成立,否則所出具的欠條無效。但被上訴人出示的欠條只有上訴人出納簽名和蓋章,顯然這種欠條的出現是容易造假的。請求:1、判令撤銷原審判決;2、判令駁回被上訴人的訴訟請求;3、本案的一、二審訴訟費由被上訴人承擔。
上訴人惠東縣裕明家庭用品有限公司在一審中對其陳述事實提供的證據有:
1、2000年8月20日原審第三人起訴鐘子明的訴狀,2001年2月8日鐘子明起訴原審第三人的訴狀,以及20001年10月惠東縣裕明家庭用品有限公司的《資產負債平衡表》;
2、原審第三人另案中提交的總分類帳共40頁。
上訴人惠東縣裕明家庭用品有限公司在二審中未提供新證據。
被上訴人黃木仁答辯稱:一、答辯人的主張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依民事訴訟法規定的“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答辯人在起訴上訴人拖欠貨款 651524元時,提供了18張送貨單和18張欠條,這些證據足以認定上訴人拖欠答辯人貨款的事實。二、上訴人兩個所謂的“證據”不能否定答辯人的債權。上訴人提供的兩個“證據”明顯是涉及鄧月明和鐘子明的內部股份糾紛,其內部股份如何發生爭議,有多少債權債務及如何負擔,均是其內部的事,不能對抗答辯人主張債權,是兩個不同的法律關系。上訴人在上訴狀中是自問自答,是其自己分析的“疑點”,但無提供任何證據證實這些“疑點”的真實性。三、上訴人未提供證據支持其上訴的幾點主張。1、上訴人認為答辯人開具的送貨單違背單據開具的規律和原則,首先,答辯人的經營業務量較大,每天有幾十筆業務來往,相對應開出的送貨單份數也較多,每天使用幾本送貨單。其次,答辯人使用的送貨單每本17份,每本內的號碼是按順序印刷的,而本與本之間的號碼順序并不一定按順序銜接,因此,不同本開出的送貨單號碼順序肯定不同,會出現時間和號碼前后倒置的現象。上訴人所說的是上訴人自己憑空想象出來的,沒有任何依據,對答辯人沒有任何約束力。2、上訴人認為鄧月明與答辯人違背定期結算和開具欠條的客觀規律及原則合謀串通制造假的債權債務,這也是上訴人自己想象出來的“規律和規則”,沒有任何法律或交易習慣規定要送貨單收集在一起,然后再結算出具總欠條。3、答辯人是個體工商戶,自己經營,自負盈虧,沒有規范的財會制度,同時又由于業務量較大,大部分貨款能在短時間內清結,因此,答辯人開出的送貨單無保留存根的必要。其次,對答辯人的訴訟請求而言,送貨單存根上上訴人未簽名、蓋章,不能作為答辯人主張債權的證據。但不提供不影響答辯人的主張,不屬舉證不能。4、上述上訴人提供的三個所謂“證據”,都是上訴人的“說理”,上訴人并未提供任何證據予以印證。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經濟審判方式改革問題的若干規定》第21條、第23條的規定,上訴人應承擔舉證不能的后果。四、原判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審判程序合法,請二審法院駁回上訴,維持原判。答辯人在原審起訴時將鄧月明列為第三人是為了查清有關事實,答辯人未請求鄧月明承擔責任。其次,上訴人上訴狀的第一點理由涉及的是上訴人合作各方權益之爭,屬另一個法律關系,與答辯人及本案無關。答辯人行使訴訟權利將鄧月明列為第三人后,原審法院依法在實體審理中只審理鄧月明是否承擔責任而不應裁定駁回鄧的第三人身份。而上訴人申請追加鐘子明和公司的合作方參加訴訟,因涉及上訴人內部股份之事,對外是以上訴人承擔責任,其申請沒有法律依據,應裁定駁回。原審法院對上述主體在程序上的處理合理合法。綜上所述,原判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程序合法,應予維持。
被上訴人黃木仁在一審中對其辯解提供的證據有:
3、2000年4月至12月由上訴人簽收的《送貨單》18張;
4、上訴人出具給被上訴人的《欠條》18張(合計貨款651524元);
5、被上訴人代理人向上訴人工作人員黃潭招、張君雅作的《調查筆錄》。
被上訴人黃木仁在二審中未提供新證據。
原審第三人未在法定期限內提交書面答辯,其在二審中認為:實事求是地說,公司欠黃木仁貨款651524元人民幣是事實。對于這一事實,作為裕明公司的合伙人之一兼董事長的鐘子明卻否認這事實,并且說是黃木仁與陳述人合謀制造債權債務侵吞上訴人的財產,是極不負責任的。為了校正視聽,澄清事實,對有關兩個問題陳述如下:一、關于裕明公司的投資問題。事實上裕明公司整個大陸投資是178萬元,是鐘子明與陳述人各出一半。上訴人說是鐘子明墊付了陳述人的 87.5萬元,沒有任何證據證明。在(2000)惠東法經初字第96-1號案第一次開庭時鐘子明先生已當庭承認95年6月8日董事會記錄是其偽造和冒簽陳述人名的。這說明真正想侵吞裕明公司財產的是鐘子明。二、關于黃木仁651524元貨款的問題。裕明公司欠黃木仁651524元貨款是事實。至于2000 年8月20日陳述人訴鐘子明請求退伙的訴狀中及2001年2月8日鐘子明訴陳述人請求分伙的答辯中均無講到該筆債務的問題,因當時起訴和答辯時陳述人是根據公司會計林登年提供的帳上數字為準,林登年對此說,“象這樣欠貨款的多數未入帳,公司開始就這樣做帳的,建公司以來一直未將欠他人貨款設立科目,我是半途接的會計,不敢貿然列帳。到2000年8月,知道你們兩伙計要打官司時,我才把一些追收十分緊的欠款,當時是6萬多元,才列入帳中,目的是讓你們老板盡快安排付款,對那些沒有追那么緊的欠款就沒有列入帳中,其中就包括欠黃木仁老板60多萬元貨款這一筆”。欠款事實的存在不能以陳述人在起訴和答辯中有沒有講這筆欠款所能改變的,就是陳述人不承認有這筆欠款,也不能否定該筆欠款存在的事實。
原審第三人鄧月明在一審中對其辯解提供的證據有:
6、第三人自行制作的《撥出香港款統計表》;
7、第三人自行制作的《分類帳》。
原審第三人鄧月明在二審中對其辯解提供的證據有:
8、第三人代理人對惠東縣裕明家庭用品有限公司會計林登年做的《調查筆錄》。
根據上述當事人確認的證據、事實以及對當事人爭議的證據的認證,本院因此確認了本院以上查明的事實。
本院認為:上訴人惠東縣裕明家庭用品有限公司拖欠被上訴人黃木仁貨款651524元的事實,有上訴人出具給被上訴人黃木仁的18張《收貨單》及18張《欠條》為證,由于《收貨單》上簽收的人員黃潭招是上訴人的倉管員;《欠條》上的經手人張君雅亦是上訴人的會計;所有《欠條》也均蓋有上訴人的公章確認;且原審第三人鄧月明即上訴人惠東縣裕明家庭用品有限公司分管大陸地區業務的工作人員,也承認上訴人拖欠被上訴人黃木仁貨款651524元,故上訴人拖欠被上訴人黃木仁貨款651524元的事實清楚,證據充分,本院應予認定。上訴人認為欠條要有鐘子明和原審第三人的共同簽名的理由不成立,因單位的公章是單位對外進行活動的重要憑證,且目前無證據證明上訴人的公章是違背其真實意思而蓋的或是偷蓋的,則上訴人的工作人員在正常經營活動中的行為以及所蓋的公章就是代表上訴人的行為,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五十八條“企業法人的工作人員,以法人名義從事的經營活動,給他人造成經濟損失的,企業法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規定,上訴人應對此承擔相應責任。上訴人拖欠貨款不還,是引起本案糾紛的主要原因,應負主要責任。上訴人應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八條“債務應當清償”的規定,償還所欠的貨款651524元給被上訴人黃木仁。
上訴人提出原審法院所列訴訟主體不當,認為除應列鄧月明為本案第三人參加訴訟外,還應列鐘子明為第三人及列共同開辦惠東縣裕明家庭用品有限公司的香港裕明集團(國際)投資有限公司和惠東縣糧食企業集團公司為本案被告參加訴訟。但,是否追加當事人參加訴訟是由人民法院根據案件審理的實際需要而決定的,而本案中,對有關上訴人拖欠被上訴人貨款的事實已經有相關證據予以證實,則鐘子明并非是必須追加進訴訟中否則無法查清有關拖欠貨款事實的當事人,故原審法院未依鐘子明的申請追加其作為第三人參加訴訟并無不當。而且,鄧月明是被上訴人原審起訴時就已列為第三人,是被上訴人行使其訴訟權利所致,而不是原審法院主動依職權追加所致,故原審法院并不存在追加鄧月明而不追加鐘子明的程序不公情形。至于香港裕明集團(國際)投資有限公司和惠東縣糧食企業集團公司,因本案中拖欠貨款的是上訴人惠東縣裕明家庭用品有限公司,而惠東縣裕明家庭用品有限公司是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并獨立承擔責任的公司,則上述該兩公司與本案訟爭的拖欠貨款糾紛無法律上的利害關系,且其雙方已就有關內部出資問題另案發生了訴訟,則他們之間的內部問題屬另一個法律關系,故該兩公司亦不應作為當事人參加本案的訴訟。綜上,原審法院所列的訴訟主體并無不當,上訴人上訴認為原審法院所列訴訟主體不當并無法律依據,應予駁回。
至于上訴人上訴認為被上訴人與原審第三人惡意串通制造假的債權債務以侵吞上訴人財產的訴稱,目前并沒有證據證實被上訴人與原審第三人之間存在惡意串通,亦沒有證據證明被上訴人在追訴貨款過程中存在惡意;此外,雖然原審第三人鄧月明在與鐘子明另案訴訟的訴狀及有關資產負債材料中稱只欠外債63999元和216634.70元,但這也并不能當然推翻被上訴人在原審起訴所舉的上訴人拖欠貨款651524元的證據,被上訴人原審起訴中的證據相對上訴人所舉的證據而言更具有優勢,并得到了原審第三人的印證,而且,原審第三人在與鐘子明的內部糾紛中的行為并不具有對外效力,則其雙方之間的內部行為均不能對抗目前作為外部善意第三人而又持有優勢證據的被上訴人,故上訴人的該上訴請求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亦應予駁回。
綜上所述,原審查明事實清楚,證據充分,所列訴訟主體的程序合法,處理亦無不當,應予維持。上訴人的上訴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應予駁回。被上訴人的辯稱有理,應予采納。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八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五十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11530元,由上訴人承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何 學
審 判 員 王永寬
代理審判員 周偉東
二00一年十二月二十日
書 記 員 陳 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上訴狀
2020-10-14保證書(取保候審的保證人用)
2020-10-14×××人民法院拘留決定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律師事務所函(向偵查機關提交,律師刑事訴訟格式文書)
2020-10-14退還、返還扣押(調取)物品、文件決定書
2020-10-14查詢犯罪嫌疑人存款、匯款通知書
2020-10-14刑事申訴復查決定書
2020-10-14檢察建議書
2020-10-14解除取保候審通知書(送達執行機關)
2020-10-14解除取保候審決定書(送達犯罪嫌疑人)
2020-10-14×××公安局不準予會見涉密案件在押犯罪嫌疑人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責令具結悔過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對保證人罰款/沒收保證金復核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銷毀物品、文件清單
2020-10-14×××看守所暫予監外執行罪犯監督考察通知書
2020-10-14不起訴意見書
2020-10-14扣押物品、文件清單
2020-10-14人民檢察院不批準會見在押犯罪嫌疑人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批準聘請律師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報請許可采取強制措施報告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