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步步高電子工業有限公司訴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專利行政糾紛案一審
????
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
行政判決書????(2006)一中行初字第1318號
????
原告廣東步步高電子工業有限公司,住所地廣東省
東莞市長安鎮烏沙管理區內。
???? 法定代表人金志江,總經理。
???? 委托代理人溫旭,
廣州三環專利代理有限公司專利代理人。
???? 委托代理人劉羽波,男,蒙古族,1978年7月28日出生,廣州三環專利代理有限公司職員,住
天津市南開區衛津路94號。
???? 被告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住所地北京市海淀區北四環西路9號銀谷大廈10-12層。
???? 法定代表人廖濤,副主任。
???? 委托代理人范玉霞,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審查員。
???? 委托代理人張鵬,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審查員。
???? 第三人蘇勇,男,漢族,1957年6月6日出生,住
上海市石化地區
梅州新村29號601室。
???? 原告廣東步步高電子工業有限公司(簡稱步步高公司)不服被告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簡稱專利復審委員會)于2006年6月27日作出的第8497號無效宣告請求審查決定(簡稱第8497號決定),在法定期限內向本院提起行政訴訟。本院于2006年10月26日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并通知專利權人蘇勇作為本案第三人參加訴訟,于2006年12月4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步步高公司的委托代理人溫旭、劉羽波,被告專利復審委員會的委托代理人范玉霞、張鵬,第三人蘇勇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 第8497號決定系專利復審委員會針對步步高公司請求宣告專利權人為蘇勇的第96192114.5號、名稱為“音頻信號保真變速處理方法”的發明專利(簡稱本專利)無效而作出的。專利復審委員會在第8497號決定中認定:
???? 1、第8497號決定所依據的文本是本專利授權公告文本。
???? 2、關于無效宣告請求的證據
???? 證據1和證據2的公開日均在本專利優先權日之前,可以作為現有技術評價本專利的新穎性和創造性。
???? 3、關于新穎性、創造性和缺少必要技術特征
???? 權利要求1不符合專利法關于創造性的規定;引用權利要求1的權利要求6、19相對于證據1結合公知常識不符合專利法關于創造性的規定。
???? 權利要求2不符合專利法關于新穎性的規定;引用的權利要求2的權利要求20相對于證據1不符合專利法關于創造性的規定。
???? 證據1涉及一種語音壓縮與擴展方法,披露了“以時間間隔為基本切割單位”的特征,沒有披露“切割成的小段長度為0.1-400毫秒”,也沒有證據證明該技術特征屬于本領域的公知常識,而且隨著語言的不同或說話人的不同,音頻信號的音素長度也不同。權利要求3的技術方案將切割成的小段長度限制為0.1-400毫秒,在微觀上解決了變速和變調之間的矛盾問題,本領域技術人員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需要經過大量的實驗和實踐付出創造性勞動才能夠得到該數值范圍。因此,權利要求3相對于證據1結合公知常識具備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符合專利法第二十二條第三款關于創造性的規定。
???? 權利要求4相對于證據1和證據2結合公知常識具備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符合專利法第二十二條第三款關于創造性的規定。
???? 權利要求5、21相對于證據1結合公知常識具備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符合專利法第二十二條第三款關于創造性的規定。
???? 綜上,專利復審委員會作出第8497號決定,宣告本專利權利要求1、2、6、19、20無效,在權利要求3-5、7-18、21-25的基礎上維持本專利的專利權繼續有效。
???? 原告步步高公司不服,向本院提起行政訴訟稱:一、第8497號決定認定本專利權利要求3具有創造性錯誤。專利復審委員會認定“以時間間隔為基本切割單位”的特征被披露是準確的,但認定“切割成的小段長度為0.1-400毫秒”的特征不屬于公知常識,且本領域技術人員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需要經過大量的實驗和實踐付出創造性勞動才能夠得到其中的數值范圍與事實不符。因為本領域技術人員在得知特征“以時間間隔為基本切割單位”的前提下,確定切割小段的長度是可以通過有限實驗得到的,而并非需要經過大量的實驗和實踐付出創造性勞動才能夠得到。在本專利說明書寫到“眾所周知,通常人耳的聽覺范圍一般在20Hz至20kHz之間,頻率在這段范圍內的聲音是人耳所能聽到的。本發明人根據實驗,如要在整個可聽范圍內用本發明進行變速處理,并達到較好的效果,則上述每小段的長度最好在0.1-400毫秒之間”。可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得知以時間間隔為基本切割單位和人耳的聽覺范圍的前提下,確定小段的長度是通過有限的實驗得到的,而并非需要經過大量的實驗和實踐付出創造性勞動才能夠得到。專利復審委員會認定此事實沒有任何證據支持。因此本專利權利要求3不具備創造性。二、專利復審委員會認定本專利權利要求4、5和21具備創造性的認定錯誤。三、專利復審委員會認定本專利權利要求7-18、22-25有效錯誤。綜上,請求法院
撤銷第8497號決定中在權利要求3-5、7-18、21-25的基礎上維持本專利的專利權繼續有效的部分,宣告本專利權無效。在本案庭審中,步步高公司明確其僅對第8497號決定中認定本專利權利要求3具備創造性的部分提出異議,放棄對第8497號決定中其他部分的異議,并
變更訴訟請求為撤銷第8497號決定中在權利要求3的基礎上維持本專利的專利權繼續有效的部分,宣告本專利權利要求3無效。
???? 被告專利復審委員會堅持其在第8497號決定中的意見,并針對步步高公司的起訴進一步辯稱:在音頻信號保真處理中,主要的發明點就表現為對信號的分割方式和信號的分割長度,步步高公司認為本專利對信號分割的具體手段是可以通過有限試驗得到的,卻沒有任何證據支持。因此,第8497號決定認定事實清楚、
適用法律正確、審理程序合法,步步高公司的訴訟理由不能成立,請求法院駁回其訴訟請求,維持第8497號決定。
???? 第三人蘇勇述稱:本專利權利要求3提出“切割成的小段長度為0.1~400毫秒”是在深入研究音頻信號體系、深刻了解其微觀結構特征的基礎上,并通過大量反復的研究和試驗、比對以及驗證工作才能了解和掌握切割的時間間隔長度與變速不變調處理效果的關系,并最終找到二者之間的定量關系,期間需要經過大量的創造性的勞動才能獲得本專利的技術方案,而并非如步步高公司所稱只需通過有限的實驗便能完成。專利復審委員會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審查程序合法,審查結論正確,請求法院維持第8497號決定。
???? 本院經審理查明:
???? 本專利系國家知識產權局于2001年11月14日授權公告的名稱為“音頻信號保真變速處理方法”的發明專利,其申請日是1996年9月2日,優先權日是1995年9月1日,專利號是96192114.5,專利權人及發明人均為蘇勇。
???? 本專利審定公告時的權利要求書包括25項權利要求,其權利要求1-3的內容如下:
???? “1、一種音頻信號保真變速處理方法,包含下列步驟:將音頻信號進行切割分成小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音頻信號保真變速處理方法還包含下列步驟:在部分或全部小段后插入至少一段信息單元,以延長音頻信號。
???? 2、一種音頻信號保真變速處理方法,包含下列步驟:將音頻信號進行切割分成小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音頻信號保真變速處理方法還包含下列步驟:間隔地將部分小段刪除,將未刪除的小段緊縮連接,以縮短音頻信號。
????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音頻信號保真變速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成小段是以時間間隔為基本切割單位,切割成的小段長度為0.1-400毫秒。”
???? 本專利說明書載明:眾所周知,通常人耳的聽覺范圍一般在20Hz至20kHz之間,頻率在這段范圍內的聲音是人耳所能聽到的。本發明人根據實驗,如要在整個可聽范圍內用本發明進行變速處理,并達到較好的效果,則上述每小段的長度最好在0.1-400毫秒之間。考慮到語言信號的頻帶范圍一般在200至4000Hz,所以對于語言信號,小段較佳的長度范圍為1-20毫秒。
???? 2003年4月17日,步步高公司以本專利不符合專利法第二十二條第二款、第三款及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二十一條第二款的規定為由向專利復審委員會提出無效宣告請求,并提交了兩份證據,其中:
???? 證據1是1954年1月公開的加蓋有“華南理工大學圖書館信息檢索專用章(2)”的論文《Method for time or frequency compression-expansion of speech》的復印件及其中文譯文。其涉及一種語音壓縮與擴展方法,其中具體披露了如下技術特征:假設有兩個不同的音素A、B,它們有著相同的持續時間并未經打斷結合在一起。在擴展方面,假設音素A、B被重復。如果將A,A,B,B序列重構,持續時間將變長,基于上述的假設,聽覺上的效果將會是A與B的延伸(即保真)。
???? 證據2是1985年3月公開的加蓋有“華南理工大學圖書館信息檢索專用章(2)”的論文《High Quality Time-Scale Modification for Speech》的復印件及其中文譯文。
???? 2005年3月15日,專利復審委員會進行了口頭審理。步步高公司明確其無效理由為:本專利權利要求1、2相對于證據1不具有新穎性和創造性;本專利權利要求3相對于證據1結合公知常識不具有創造性;本專利權利要求4相對于證據1、2結合公知常識不具有創造性;本專利權利要求5、6相對于證據1結合公知常識不具有創造性;本專利權利要求19、20、21相對于證據1不具有創造性;在獨立權利要求1、2被無效的前提下,權利要求5也不符合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二十一條第二款的規定。
???? 2006年6月27日,專利復審委員會作出第8497號決定。
???? 在本案
開庭審理過程中,各方當事人均對“以時間間隔為基本切割單位”的特征已被證據1披露不持異議,但步步高公司認為“切割成的小段長度為0.1-400毫秒”的特征屬于公知常識,且能夠通過有限試驗獲得該數據范圍。蘇勇認可切割長度小于0.1毫秒或大于400毫秒都不能實現聲音保真的目的。
???? 以上事實有本專利授權公告文本、《Method for time or frequency compression-expansion of speech》的復印件及其中文譯文、第8497號決定、口頭審理記錄表及當事人陳述等證據在案佐證。
???? 本院認為:
???? 根據專利法第二十二條第三款的規定,發明專利的創造性是指同申請日以前已有的技術相比,該發明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
???? 基于各方當事人均對“以時間間隔為基本切割單位”的特征已被證據1披露不持異議,本案爭議焦點是權利要求3限定的“切割成的小段長度為0.1-400毫秒”的特征是否屬于公知常識,該數據范圍是否可以通過有限的試驗獲得。
???? 本案中,步步高公司認為其雖然未提交任何證據證明“切割成的小段長度為0.1-400毫秒”的特征屬于公知常識,但此公知常識應是本領域技術人員知曉的事實,無需舉證,同時其認為本專利說明書中記載“本發明人根據實驗,如要在整個可聽范圍內用本發明進行變速處理,并達到較好的效果,則上述每小段的長度最好在0.1-400毫秒之間”,說明本專利發明人蘇勇已經認可“切割成的小段長度為0.1-400毫秒”的特征屬于公知常識,且蘇勇當庭承認切割長度小于0.1毫秒及大于400毫秒均不能實現保真的效果,因此,其已經盡到該技術手段是本領域公知常識的充分說明的義務。
???? 本院認為,對于一項技術手段是否是公知常識,應由主張該技術手段是公知常識的當事人提交相關證據或進行充分說明。就本案而言,步步高公司對其關于本專利權利要求3限定的“切割成的小段長度為0.1-400毫秒”特征是公知常識的主張并沒有提交任何證據,同時亦沒有任何證據證明通過有限的試驗即能得到上述數值范圍。至于步步高公司主張本專利說明書記載的內容說明本專利發明人認可上述技術特征是公知常識,本院認為,在音頻信號保真處理中,音頻信號的切割方式和切割長度是需要重點解決的技術問題,本領域技術人員需要為此付出創造性勞動,在沒有任何證據證明上述技術特征是公知常識的情況下,步步高公司的相關說明尚欠充分,不能認定其相對現有技術是顯而易見的,步步高公司的上述主張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因此,本專利權利要求3具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符合專利法第二十二條第三款關于創造性的規定。
???? 綜上,步步高公司請求撤銷第8497號決定的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專利復審委員會作出的第8497號決定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程序合法,應予維持。依照《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五十四條第(一)項之規定,本院判決如下:
???? 維持被告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作出的第8497號無效宣告請求審查決定。
????
案件受理費1000元,由原告廣東步步高電子工業有限公司負擔(已交納)。
???? 如不服本判決,各方當事人可在本判決書送達之日起15日內向本院提交
上訴狀,并交納上訴案件受理費1000元(開戶行:中國工商銀行北京市分行黃樓支行,戶名: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帳號:144537-48),上訴于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
????
????
???? 審 判 長 姜 穎
???? 代理審判員 姜庶偉
???? 人民陪審員 于立彪
????
????
???? 二 ○ ○ 七 年 一 月 十 六 日
????
????
???? 書 記 員 陳 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