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國關于知識產權的保護也是在近幾年來才通過各種各樣的法律法規,使得知識產權保護到現在為止,有了一套比較成熟的管理體系。正是因為受到各種各樣知識產權法律制度的約束,現在知識產權侵權糾紛已經明顯有所下降。那么,我國規定什么是知識產權侵權呢?
一、我國規定什么是知識產權侵權?
知識產權侵權的行為,是指行為人的行為客觀上侵害他人知識產權的財產權或人身權,應承擔民事責任的行為。侵權行為是對智慧財產創造者勞動的踐踏和剝奪,是危害科技進步和文化繁榮腐蝕劑。近年來,隨著社會各界人士對知識產權的不斷認知,都有意識的盡量不對其他人的知識產權進行侵權。
知識產權侵權一般包括商標侵權、專利侵權、著作權(即版權)侵權。
二、知識產權管理對象的特點
(一)非物質性
1、知識產權管理對象的非物質性是區別于有形財產的本質特點。
2、知識產權管理的對象即一定的信息,是沒有形體的、非物質性的,其存在不具有固態、液態、氣態等的形態,不占有一定的空間。
3、作為財產所有權管理對象的物,一般是可以被特定的人占有;而作為知識產權對象的信息,則不可能被特定人占有,它們可能被無限地復制,因此可能被無限數量的人占有。
(二)創造性
1、知識產權法的宗旨在于鼓勵人們不斷創造出新的知識和技能,所以先行的知識產權法所保護的智力成果主要是具有創造性的智力成果。
2、創造性是智力成果取得知識權保護的條件,受保護的對象不同,法律對其要求的創造性也是不同的。
3、專利保護的發明創造所要求的創造性最高,著作保護的作品次之,商標法對商標沒有提創造性的要求,但商標的設計和選取也是創造性的體現,商業秘密體現了一定程度的創造性。
(三)公開性
1、公開性是多數智力成果所有人取得知識產權的前提。
2、在各項知識產權中,其對象大多表現了公開性特征。
(四)可復制性
1、智力成果之所以能成為財產權的對象是因為智力成果可由一定的有形物去固定、去復制。
2、智力成果只有可復制、才能被廣泛地傳播,才能推動人類的科學、技術、文化的不斷進步,也才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實現其勞動價值。
可以簡單一點理解,就是說行為人所侵犯的是他人用智慧創造出來的發明,這樣做的話,侵犯了他人的財產和人身權,一般性的知識產權糾紛肯定是必須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而且情節嚴重的知識產權侵權,給對方造成的損失比較巨大的話,法院是要按照刑法當中的法條對行為人處罰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結婚要用戶口本嗎
2021-01-09起訴離婚要花多少錢
2020-11-27辦理離婚手續需要多長時間
2021-02-162020年分居多長時間算離婚,分居離婚的條件是什么
2021-01-23夫妻離婚協議書要幾份
2021-01-032020最新離婚起訴書范文
2020-11-11辦理離婚手續需要多長時間
2021-02-26離婚協議書范文無子女無財產該怎么寫?
2020-11-28離婚法起訴程序有哪些規定
2021-01-23離婚必須找律師嗎?
2021-02-20離婚律師費用收取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21如果離婚孩子的撫養權歸誰
2020-12-26離婚后子女撫養權歸屬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14變更孩子的監護權的法律程序?
2020-12-08撫養權變更的法定條件和法定程序
2021-02-03非婚生子女撫養權起訴狀怎么寫?
2021-03-10監護人的權利和義務都是有哪些
2021-01-21關于離婚孩子撫養權問題
2021-02-23拒付撫養費被拘15天還不付撫養費會怎么樣?
2021-02-21協議離婚孩子撫養權的規定有哪些?
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