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條,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有一處宅基地,其面積不能超過本地區規定的標準。農村出賣、出租住房后,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準。下面我們將介紹宅基地權屬的相關知識:
宅基地權屬認定
1.各區、縣人民政府頒發的集體土地建設用地批準文件、規劃部門核發的建設用地許可證、鄉(村)兩級批準建設宅基地的審批文件;
2.各鄉政府或農場頒發的建房許可證(照);
3.各鄉政府批準的《農村村民宅基地申請審批表》;
4.因房屋買賣、繼承、贈予等由區、鄉行政主管部門簽發的文件及契約;
5.各級政府、土地管理部門、司法部門調處土地權屬爭議的決定、判決、裁定、紀要、文件及附圖;
6.土地改革法頒布實施后,各種土地房產所有證、照(老地契);
7.對無法提供以上權源證件的,由申請人出具宅基地來源說明及具結承諾,村委會及四鄰對出具
宅基地權屬爭議
第一、所謂“轉讓”的含意是什么,是有償還是無償?草案沒有明確介定。要是無償,那就是交給集體,不存在誰轉讓給誰的問題;要是有償轉讓,就是商品交易行為。如果是后者,轉讓的雙方就不應有農民居民之分。
第二、農村的宅基地所有權屬誰?我認為農村宅基地不是“集體”所有的農村土地(農田),而是農民的私有財產。理由是:
1、五十年的前的農業合作化運動中,農民是以自己所有的耕地入股成為農業合作社社員,并沒有將房屋及其宅基地折價入社,既然沒有折價入社成為集財產,其房屋和宅基地的權屬性質就沒有改變,仍然為農民所私有。
2、憲法規定:國家保護公民的房屋、儲蓄及其它生話資料的所有權。房屋同宅基地是不可分離的生活資料,既然房屋和一切生活資料是受國家依法保護的私有財產,和房屋和宅基地理所當然的作為生活資料為農民所私有。
3、過去〈農村人民公社六十條〉也規定,公社社員(農民)可以保有一定數量的包括宅基地在內的“自留地”“自留山”,也在法律上規定了農村宅基地屬農民私人所有的法律地位。因此我建議,在法律上不能將農村宅基地混同于‘農村土地""為集體所有。不能剝奪農民僅有的一點點不動產的所有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部隊結婚程序有什么規定?
2021-03-24離婚期間欠債應該怎樣進行償還?
2020-12-02單方起訴離婚流程
2020-11-28婚外情離婚賠償標準有哪些?
2020-11-15最新離婚協議書范本2020
2020-12-21小孩出生證明多久給開出生證 流程是怎樣的
2020-11-28監護權變更協議怎么寫,如何寫變更監護權協議書?
2020-11-12孩子撫養權法律規定有哪些?離婚時確定子女撫養的具體辦法是什么?
2020-11-23男方爭取撫養權的條件有哪些
2021-01-18云南省計劃生育條例實施細則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16湖南省單獨二胎政策是怎樣的
2021-03-22父子關系證明怎么開?
2021-03-01天津市獨生子女費發放標準是多少
2020-11-23父母離婚孩子撫養權問題如何爭取?
2021-01-28離婚后撫養權如何爭取?
2021-01-14夫妻離婚小孩撫養權怎么分配?
2020-12-21離婚后孩子撫養權問題應該怎么處理
2020-12-04夫妻財產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1-01-31婚前財產公證一個人可以辦理嗎
2021-03-17新婚姻法中關于婚前房產的規定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