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法律,18歲以下的人是未成年人。第二,輕微傷害他人的,有財產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法律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二條: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給他人造成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侵權責任。監護人履行監護義務的,可以減輕其侵權責任。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財產給他人造成損害的,應當以自己的財產賠償。不足部分由監護人賠償。第三,未成年人造成他人傷害的,其監護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法律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二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三條: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給他人造成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監護人履行監護義務的,可以適當減輕其民事責任。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財產給他人造成損害的,應當以自己的財產賠償。不足部分由監護人適當補償,但單位擔任監護人的除外。第三,未成年人在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造成他人傷害的,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應當承擔賠償責任。法律法規的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九條: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遭受人身傷害的,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不履行教育管理職責的,應當承擔責任。
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四十條: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被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以外的人傷害的,侵權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承擔侵權責任;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不履行管理責任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七條的規定,學校、幼兒園和其他負有教育義務的教育機構,未成年人依法管理和保護,未在職責范圍內履行有關義務,造成未成年人人身傷害或者他人人身傷害的,應當對其過錯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未成年人因第三人侵害人身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學校、幼兒園等教育機構有過錯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補充賠償責任。
摘要
1。未成年人造成他人傷害的,只有在有財產的情況下才承擔賠償責任,財產不足全額賠償的,監護人應當補足。第二,未成年人給他人造成損害的,其監護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屬于無過錯責任,也就是說,即使監護人盡了義務,沒有過錯,也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第三,學校、幼兒園等教育機構對未成年人給他人造成的損害可以承擔賠償責任,但屬于附條件責任和過錯責任。學校承擔責任的前提條件是:不履行教育管理職責;不履行職責;不履行職責。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物業應在業主報修后多久處理
2021-01-08集體所有的不動產和動產包括什么
2020-12-16冷暴力算家庭暴力嗎
2021-03-05什么是法律上的男女平等
2021-01-03女婿要給贍養費嗎
2020-11-15可以對支付令提管轄異議嗎
2020-12-03房產抵押有相關的合同嗎
2020-12-03房屋租賃合同不按手印生效嗎
2020-11-22醫療服務合同的完全賠償原則有哪些
2021-03-19五保戶誰贍養誰繼承嗎
2021-01-19什么是證據保全
2020-12-16商場摔傷當時未舉報的隱患有哪些
2020-12-01二手房交易注意事項
2020-12-07二手汽車過戶步驟是什么
2020-12-26崗位變更合同書怎么寫通知
2020-12-10陜西西安競業限制補償金標準
2020-12-06離職后帶走顧客信息違法嗎
2021-01-28因特別約定條款引起的保險糾紛案例分析
2021-02-20保險合同多久沒有交保費合同會終止
2021-01-28特殊家財險的一個經典案例
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