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法律,18歲以下的人是未成年人。第二,輕微傷害他人的,有財產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法律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二條: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給他人造成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侵權責任。監護人履行監護義務的,可以減輕其侵權責任。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財產給他人造成損害的,應當以自己的財產賠償。不足部分由監護人賠償。第三,未成年人造成他人傷害的,其監護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法律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二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三條: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給他人造成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監護人履行監護義務的,可以適當減輕其民事責任。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財產給他人造成損害的,應當以自己的財產賠償。不足部分由監護人適當補償,但單位擔任監護人的除外。第三,未成年人在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造成他人傷害的,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應當承擔賠償責任。法律法規的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九條: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遭受人身傷害的,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不履行教育管理職責的,應當承擔責任。
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四十條: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被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以外的人傷害的,侵權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承擔侵權責任;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不履行管理責任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七條的規定,學校、幼兒園和其他負有教育義務的教育機構,未成年人依法管理和保護,未在職責范圍內履行有關義務,造成未成年人人身傷害或者他人人身傷害的,應當對其過錯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未成年人因第三人侵害人身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學校、幼兒園等教育機構有過錯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補充賠償責任。
摘要
1。未成年人造成他人傷害的,只有在有財產的情況下才承擔賠償責任,財產不足全額賠償的,監護人應當補足。第二,未成年人給他人造成損害的,其監護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屬于無過錯責任,也就是說,即使監護人盡了義務,沒有過錯,也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第三,學校、幼兒園等教育機構對未成年人給他人造成的損害可以承擔賠償責任,但屬于附條件責任和過錯責任。學校承擔責任的前提條件是:不履行教育管理職責;不履行職責;不履行職責。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新三板掛牌上市的流程是什么
2021-01-01工傷鑒定一定要康復期后才可以做嗎
2021-01-27外國人在中國登記結婚需要帶什么材料
2021-01-01掛牌和上市是什么意思,二者有什么區別
2021-01-01兒媳女婿有贍養義務嗎
2020-12-11只有購房合同的房子法院能保全嗎
2021-03-09試用期不給轉正可以申請賠償嗎
2021-02-16央行出新規,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平臺轉賬支付業務受限
2021-01-15政府回購房繼承協議公證需要什么材料,政府回購房繼承協議公證流程是什么
2021-01-13房改集資房屬于什么性質
2021-01-17企業發生重大變故如何解除勞動合同
2021-02-01員工入職后用人單位發現學歷造假該如何處理
2021-02-23勞動合同跟勞務協議有什么區別
2020-11-11銀行的勞務派遣合同和正式員工待遇有什么區別
2020-11-27離職后帶走顧客信息違法嗎
2021-01-28收取違約金的勞動爭議糾紛如何處理
2021-01-31綜合意外險和團體意外險哪個好
2021-03-07車輛損失險投保人和被保險人義務
2020-12-02保險合同變可分為幾種情況
2021-01-20車輛轉借他人 保險不牢靠
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