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事人未收到申訴,收到申訴后未出具書面證明,或者一次未告知需要改正的申訴內容的,可以向上級人民法院申訴,由上級人民法院責令改正,并依法給予處分依法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人民法院不予立案或者裁定不予立案的,當事人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起訴。上一級人民法院認為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立案審理,也可以另行指定下級人民法院立案審理。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十二條和《若干解釋》,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就下列事項提起的訴訟:。(1) 國際、外交和其他國家行為。我國行政訴訟法第十二條第一款規定,國防、外交等國家行為不屬于行政訴訟的范圍。國家行為,是指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國防部、外交部根據憲法和法律的授權,以國家名義作出的行為,以及憲法和法律授權的國家機關宣布緊急狀態的行為,實行戒嚴和總動員。判斷一個行政行為是否是國家行為,重要的是看它的政治性質是否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即它的性質是政治行為而不是法律行為。比如,義務兵役行為是法律行為,不是政治問題。行政相對人可以提起行政訴訟的具體行政行為。(2)抽象行政行為。摘要行政行為是指國務院制定、發布的行政法規,國務院各部委制定、發布的行政法規,地方省級人民政府、國務院人民政府制定、發布的地方性行政法規省政府所在城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城市的人民政府,各級各行政機關作出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決定和命令等。當事人對抽象行政行為不服的,在起訴具體行政行為時,不得直接或者附帶向法院提起訴訟。當事人對抽象行政行為不得向法院提起訴訟,但并不意味著法院對抽象行政行為不予審查。根據我國《行政訴訟法》的規定,法院可以依據規則對抽象行政行為進行審查,但只能依據自己的職權對抽象行政行為進行審查,不能依據當事人的申請。在我國,抽象行政行為不能提起訴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根據憲法、有關組織法和我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政治制度,確認行政機關抽象行政行為是否正確合法的權力,撤銷或者變更只能屬于國家權力機關或者上級行政機關。② 摘要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往往針對的是規模大、不確定的對象。抽象行政行為引發侵權,由單一客體通過單一訴訟解決,必然會擴大解決問題的成本,也存在一定的技術難度。在審判實踐中,如何把握?比如,一個城市需要在城市規劃區內對城東的棚戶區進行改造。按照相關法律法規下發了拆遷通知書。這里的拆遷通知是針對特定人群的,因為不管社區有多大,住在這里的人都可以算。因此,城市拆遷通知是一種具體的行政行為,相對人可以提起行政訴訟。再比如:為發展當地經濟,市政府決定下發通知,非本地奶制品不得進城銷售。這里的“非本地乳制品”是不確定的,因為很難按常理進行統計。因此,通知是針對不確定人群的,屬于抽象行政行為。(三)行政機關對工作人員的獎懲和任免作出決定。這種行為往往涉及高度的經驗判斷,屬于行政機關內部的自由裁量權范圍,人民法院在這方面沒有判決條件和標準。由此產生的行政糾紛可以由行政機關自行解決。然而,這種決定不應延長。這些決定所涉及的權利和義務,如果是國家公務員的權利和義務,就可以不經行政訴訟解決。但是,如果所涉及的權利義務是行政工作人員作為普通公民的權利義務,行政訴訟仍然可以提起。(四)行政機關依法最終決定的具體行政行為。這里的“法律”只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和通過的規范性文件。目前,我國只有少數法律對此作出了具體規定。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人出入境管理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出入境管理法》分別規定,被公安機關處罰的人不服處罰的,可以向上一級公安機關提起上訴,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選擇向上一級公安機關申訴的,由上一級公安機關處罰。終審裁定為終審裁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第十四條和第三十條第二款規定,對國務院部門或者省級人民政府對具體行政行為作出的行政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提起行政復議向人民法院起訴或者申請國務院裁定,國務院裁定為終局裁定。省人民政府確認土地、礦產資源和其他自然資源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行政復議決定為最終裁定。(五)公安、國家安全等機關依照刑事訴訟法的行為。公安、國家安全等國家機關具有行政機關和偵查機關的雙重身份。可以對犯罪嫌疑人實施刑事強制措施,也可以對公民實施行政處罰和行政強制措施。刑事司法行為和具體行政行為的性質不同,針對的對象也不同。根據《行政訴訟法》的規定,我國目前的行政訴訟只針對行政行為,公安、國家安全等機關的刑事司法行為不在行政訴訟的范圍之內。但在實踐中,公安機關濫用刑事司法行為,并以此來替代具體行政行為的情況時有發生,從而避免了行政訴訟的現象。如果利用刑事司法行為介入民間借貸案件,將沒收犯罪嫌疑人及其家屬的財產或處以罰款。不在規定對象范圍內的其他公民濫用刑事司法,超出刑事訴訟法授權的范圍,可以作為具體行政行為提起訴訟。此外,我們還應該注意到,我國刑法第十七條第四款規定,因不滿十六周歲而不受刑事處罰的,責令其父母或者監護人給予管教;必要時,也可以由政府收押。政府收容教養行為不屬于刑事訴訟法授權的行為。行政相對人不服的,有權提起行政訴訟。公安機關在行使司法權時,應當嚴格把握授權是否在刑事訴訟法中。例如,公安機關對當事人采取強制措施,沒有向當事人說明理由和依據的,該強制措施將被視為行政強制措施。即使公安機關違法,如果明確以刑事訴訟授權為依據,也被視為刑事司法行為。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在執行公務時不公布自己行為依據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收購公司協議主體是個人嗎
2021-03-06汽車按揭貸款還完后需要什么手續
2021-02-15開發商違約訂金能雙倍返還嗎
2020-12-20遭遇家暴該如何報警
2021-03-11保姆虐待老人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2021-01-06解除勞動合同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15承攬合同和勞務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1-20建設施工與企業農民工之間法律關系的探討
2021-01-18企業為員工買人壽保險有哪些作用
2021-01-24保險事故發生后如何才能盡快獲得保險公司的賠償
2021-02-26保險合同如果要撤銷要怎么做
2020-11-17保險合同的變更有哪些類型?
2020-11-27保險免責條款應該怎么樣才算有效
2020-11-22保險利益原則有哪些
2020-11-12保險法對保險欺詐規定了三種仲裁方式
2020-12-20運輸工具保險的主要險種有哪些
2021-02-19交通事故逃逸保險拒賠罰款依據
2021-01-17人壽保險如何變更受益人
2020-11-28最高法民二庭負責人解讀保險法解釋(二)
2020-11-09簽訂承包協議算勞動合同嗎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