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民的個人隱私是否包括他們的工資(《民法通則》的生效日期為2021.1.1)
個人隱私是否包括我們的工資?答案是肯定的,工資與我們息息相關,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個人隱私權作為一種人格權,受到法律的保護,一旦侵犯了他人的隱私權,就會受到法律的制裁。《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四十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但公安機關、檢察機關為了國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對通信進行檢查的除外。所以我們應該保護別人的隱私,否則我們會受到法律的懲罰。
民法通則第110條規定,自然人享有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和婚姻自主權。第三條民事主體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和其他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犯。
2。哪些是侵犯個人隱私的行為
根據相關法律法規,以下是有關部門為您整理的侵犯個人隱私的行為liba.com網站編輯:
(1)未經公民允許,擅自公開其姓名和肖像;(二)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者以其他方式破壞他人生活安寧的;(三)非法跟蹤、監視他人住宅、安裝竊聽裝置、拍攝他人私生活照片的,窺探他人房間
(四)未經本人許可,非法窺探他人財產狀況或者泄露他人財產狀況的;
(五)私自打開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記、窺探他人私人文件,并將其公之于眾的;(六)調查、窺探他人的社會關系,非法公開;(七)干涉他人的婚姻性生活或者對其進行調查、公布;(八)公開他人的婚外性生活;(九)泄露公民的個人資料或者隱私公開或者擴大公開范圍;
(10)收集公民不愿公開的信息。
3。最新資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1033條【侵犯隱私權】除法律另有規定或經權利人同意外,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以電話、短信、即時通訊工具、電子郵件、傳單等方式騷擾他人私生活;
(二)進入、攝影、窺視他人住宅、賓館房間等私人空間;
(三)攝影,偷窺、竊聽、泄露他人隱私活動;
(4)拍攝、偷窺他人隱私部位;
(5)處理他人隱私信息;
(6)以其他方式侵犯他人隱私。第1034條(個人信息的定義)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
好的,如果您想了解更多法律知識,歡迎您登錄律霸的主頁或聯系律霸的律師。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我國行政證據三性是什么
2021-03-16注冊商標對消費者的好處有哪些
2020-12-02能否直接執行反擔保財產
2021-01-23擔保合同能獨立存在嗎
2021-02-27藥店行政處罰多長時間上交罰款
2021-01-132020年山東省各市消費者投訴協會電話及聯系地址是什么
2021-01-14拆遷款支票拿到怎么給錢
2021-02-20強迫寫欠條如何取證
2021-01-25婚姻自由原則與婚姻自主權的區別有哪些
2021-03-23車禍出院要開哪些證明,賠償責任怎么劃分
2021-01-25剛出交通事故怎么處理
2021-02-14逾期還款后征信怎么恢復
2021-03-16轉載侵權責任是什么
2021-02-04合同債務轉移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1-16調崗的規定有哪些
2021-03-23找壽險公司索賠有哪些手續,索賠時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2-25飛機延誤險的賠償標準是如何的
2020-11-24法律規定投保人有哪些權利
2021-01-31保險合同成立
2020-11-23社會保險法第九條規定什么依法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