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首次履行的抗辯權?先履行抗辯權又稱后履行抗辯權和順序履行抗辯權。由于理論界存在著不同的術語,因此一直以來都是混淆不清的。然而,學術界的主流觀點稱之為“先履行防衛權”。在傳統民法中,有“同時履行抗辯權”和“不安抗辯權”之說,但沒有“先履行抗辯權”的概念。《合同法》第六十七條首次明確了先履行抗辯權。所謂第一次履行抗辯權,是指當事人之間相互承擔債務,有履行順序的,在第一次履行方不履行前,第二次履行方可以拒絕其履行請求,第一次履行方不履行的,第二履行方可以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請求。第二,先履行抗辯權的條件。首先履行抗辯權的構成要件是:第一,雙方當事人應當相互承擔債務;第二,雙方當事人應當有履行順序;第三,一方當事人應當履行未履行的債務或者履行不符合合同約定的債務。第一履行抗辯權與同時履行抗辯權基本相同,唯一的區別是第一履行抗辯權的債務履行有先后順序;同時履行抗辯權的債務履行沒有先后順序。三是首次履行抗辯權的行使,表現為當事人在履行期屆滿時拒絕履行合同義務。這種拒絕履行合同義務的行為可以表述為“保留自己的履行”或者“中止履行合同義務”。行使履約抗辯權是否需要向對方明確意思表示?是否需要及時通知對方?應根據不同情況采用不同的規則。第一,因對方當事人不履行合同義務而行使首次履行抗辯權時,可以不通知對方當事人。因為對方不知情,不會對對方造成傷害。優先履行抗辯權的履行,是指逾期不履行債務的行為。此時,應當推定先行履行的一方當事人知道對方當事人正在行使自己的對抗權。在不通知另一方的情況下行使對先前履行的抗辯權,不構成合同責任。這不同于行使不安抗辯權。行使不安抗辯權的當事人應當及時通知對方。因為行使不安抗辯權的一方是根據合同或者法律規定負有先履行義務的一方。告知對方,使對方有機會舉證或及時采取措施減少損失。先履行抗辯權的,有后履行的義務,對方有先履行的義務。先履行義務一方因故不能履行的,應當通知后履行義務一方。先履行義務的一方要求對方履行而不履行義務的,對方應當明確告知拒絕的意思。當然,行使優先履行抗辯權的一方也可以主動通知對方,要求對方履行合同。第二,當負有首次履行義務的一方當事人在履行中存在重大瑕疵或者僅履行部分瑕疵時,根據誠實信用原則,對方當事人應當通知對方行使首次履行抗辯權,并給予對方舉證的機會,解釋和糾正,防止損失擴大。有時,先表演的一方可能不知道自己表演的效果。例如,合同規定甲方1月2日交貨,乙方3月1日付款。乙方在收到貨物時,發現貨物與合同嚴重不符,可以在履行期結束時拒絕付款,同時通知對方,對方可以及時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共同生活的標準是什么
2020-12-24股東直接訴訟的被告
2021-02-05車禍多久不起訴什么時候過期
2021-03-12交通事故肇事者應采取哪些措施
2020-11-12吸毒被拘留之后還可以開具無犯罪記錄證明嗎
2021-01-14新三板精選層如何開戶
2020-12-09現在孩子輔導可以要求前夫增加撫養費嗎
2021-02-16外嫁女兒能繼承遺產嗎
2021-02-15不出贍養費打官司能打贏嗎
2021-01-10網購后,買賣雙方發生糾紛,應在哪方的法院提起訴訟
2021-02-07二審終審判決生效一審法院執行嗎
2021-02-05怎么樣認定有居住權
2021-01-26餐飲業給員工簽合同包含哪些保險費用
2020-12-28勞務合同和務工證明有什么區別
2020-12-26航空意外險可以買幾份
2020-12-01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的效力
2020-11-23人身事故的保險責任和免除責任分別的概念
2021-01-08傷者死亡駕駛員駛離現場全責保險公司怎么賠付
2021-01-16北京可以注冊保險代理公司嗎
2021-02-07生死兩全保險都有哪些特點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