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分居后,丈夫是否欠債,離婚時是否必須一起還債?
王某于1999年與丈夫李某結婚,并于2001年生下一子。由于雙方缺乏了解和感情基礎,雙方在婚后常為一些瑣事爭吵。李某經常外出吃喝玩樂,好幾天不回家,對妻子也很冷漠。一怒之下,王某于2004年單獨帶著兒子來到上海,雙方開始分居,各自經濟獨立。分居期間,在妻子王某不知情的情況下,李某向他人借了30萬元做生意。由于管理不善,他們都賠錢了。2010年,考慮到夫妻關系名存實亡,王某決定與李某離婚。在協議過程中,李某同意離婚,但要求王某承擔自己經商損失的30萬元債務的一半。原因是夫妻共同生活中的債務應該分擔,而王某不愿意承擔。
李的貸款和業務損失發生在雙方分居期間。雖然王某并不知道,但分居畢竟不等于離婚。事發時,他們的婚姻還存在,于是產生了一個法律問題:在婚姻存續期間,一方是否應共同承擔以自己名義所欠的債務并返還責任?
對于這個問題,答案不僅要把握原則,還要分析具體問題,準確區分夫妻共同債務和夫妻個人債務。
[分析]
一般來說,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以自己名義的債務原則上應視為夫妻共同債務。當然,也有夫妻個人欠債的情況。所謂夫妻個人債務,是指夫妻單獨承擔的債務。根據法律規定,下列債務應當屬于個人債務:夫妻一方能夠證明該債務是債權人和債務人明確約定的個人債務;夫妻一方可以證明夫妻約定擁有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取得的財產,債權人知道該約定;另一方可以證明夫妻約定擁有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取得的財產;未經對方同意,一方集資單獨從事經營活動,其收入不用于共同生活產生的債務;婚姻關系存續期間,雙方因關系惡化分居,一方經營性債務所得,不用于共同生活的家庭。
本案中,雖然李先生在生意上的債務發生在夫妻共同生活的時期,但此時雙方發生了沖突,分居。李先生在生意上瞞著王先生,王先生根本不參與經營和決策。更重要的是,李先生生意上的收入并沒有用于家庭消費,因此這筆債務屬于李先生的個人債務。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汽車肇事司機不接電話怎么調解
2020-11-20勞動合同違約金上限
2020-12-31農村搬遷每人補償多少
2021-01-20用手機拍別人算侵權嗎
2020-12-13禁止侵害他人隱私權的具體行為有哪些
2021-01-29怎樣處理同時申請的相同商標
2021-03-06違反同一部法律的多項規定如何處罰
2021-03-18探視權能接走住幾天嗎
2021-01-07男方提離婚要求退還彩禮,女方退嗎
2021-01-27怎樣的情況算是非法同居
2020-12-29連帶責任進入執行程序需要多久時間
2021-01-09交通事故起訴需要哪些材料
2020-12-23工傷事故多久終止合同
2021-03-11員工調崗后主動辭職有沒有經濟補償金
2020-12-30裁員的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14臨時工沒簽合同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1-02-26老人購買壽險應注意什么問題
2021-02-21保險投保時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1-01-28可以提前移出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嗎
2021-03-23保險受益人是如何確定的
202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