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同工同酬是否按勞分配P>
1?!吨腥A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六條規定,工資分配應當遵循按勞分配的原則,實行“同工同酬”,同工同酬是指用人單位為技術水平和勞動熟練程度相同的勞動者從事同一工種時,只要提供相同數量的工作,無論性別、年齡、國籍、地區和其他差異,它將獲得相同的勞動報酬。同工同酬必須滿足三個條件:(1)勞動者的工作崗位和工作內容相同;(2)與同一崗位上的其他人支付相同的工作量;(3)相同的工作量取得了相同的工作業績。一般來說,同工同酬的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男女同工同酬。勞動報酬分配中的性別歧視歷史悠久,難以消除。第二,不同種族、國籍和身份的人享有同工同酬。即使在今天,一些國家和地區仍然存在這種分配歧視。解放以來,我國基本消除了這種歧視。第三,地區、行業、部門之間同工同酬。由于地區之間經濟生活水平差異較大,各行業、部門的特點,地區之間存在“同工同酬”現象,行業和部門第四,企業內部同工同酬。這是同工同酬最重要的內容。在同一企業從事相同工作、支付相同勞動報酬、取得相同業績的勞動者,有權獲得相同的勞動報酬。按勞分配是指在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中,以勞動為基礎,分配個人消費品(商品經濟中表示為貨幣收入)的分配方式。其主要內容包括:。個人消費品的分布只能用勞動來衡量,不能用生產資料的擁有和其他條件來衡量。每個工人應分配的個人收入數額取決于扣除社會提供的勞動力后勞動部的個人份額。多工作,多收獲,少工作,少收獲。隨著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和生產的發展,工人能夠獲得的消費品也會增加。按勞分配實行的是同工同酬原則,綜上所述,同工同酬不是按勞分配,而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同工同酬要求工資的分配不分性別、種族和其他差異,而按工作分配就是工作越多,你做的工作越多,你獲得的越多。這兩個詞之間只有交集,但意義不同。《勞動合同法》關于同工同酬的相關規定。第十一條用人單位在用工的同時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與勞動者約定的勞動報酬不明確的,新招用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按照集體合同規定的標準執行;如果沒有集體合同或集體合同中沒有規定,則應實行同工同酬。本文是關于如何在一個月的寬限期內確定勞動報酬。《勞動合同法》允許用人單位在建立勞動關系后一個月內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對本月內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問題做出了相應規定,《勞動合同法》第10條關于勞動報酬約定不明確的規定,如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可以在建立勞動關系之前或者同時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可以在書面勞動合同中約定有關勞動報酬的事項。約定不明確的,用人單位可以自勞動關系成立之日起一個月內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適用本法第十八條的規定;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雙方約定勞動報酬的,以雙方約定為準。約定不明確的,按照集體合同約定的標準執行。沒有集體合同或者集體合同沒有約定的,用人單位應當實行勞動者同工同酬。當然,同工同酬是一項原則,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即使是從事同一工作的工人,在資歷、能力、經驗等方面也存在差異。勞動報酬存在一些差異。只要大致相同,就不會違反同工同酬原則。第十八條勞動合同對勞動報酬標準和勞動條件沒有明確約定,發生爭議的,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可以重新協商;協商不成的,適用集體合同的規定;沒有集體合同或者集體合同未約定勞動報酬的,實行同工同酬;沒有集體合同或者集體合同沒有約定勞動條件等標準的,適用國家有關規定。本條是關于如何解決勞動報酬和勞動條件標準約定不明確的規定。根據本條規定,如果勞動報酬協議不明確并引起爭議,應按照以下規定執行:① 雇主和工人應重新協商② 集體合同的規定適用③ 按照同工同酬原則處理如果沒有集體合同或者集體合同沒有規定勞動報酬,用人單位應當立即實行與勞動者同工同酬目前,我國集體合同制度不發達,大多數企業沒有集體合同,行業和區域集體合同較少;或者雖然有集體合同,但沒有勞動報酬協議。在這種情況下,用人單位在確定勞動報酬時,應當遵循同工同酬的原則。第六十三條派遣勞動者享有與用人單位勞動者同工同酬的權利。用人單位沒有相同崗位勞動者的,參照用人單位所在地相同或者類似崗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確定。本條規定,派遣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勞動者目前享有同工同酬的權利,勞務派遣領域對派遣員工的身份歧視問題較為突出,主要體現在派遣員工與普通員工雖然從事相同的工作,但工資差異較大。在一些企業中,派遣工人和普通工人之間的基本工資差異為30%-40%。在繳納社會保險費方面,派遣工人和普通工人之間也存在差異。固定職工社會保險按公司上年度平均工資標準繳納,派遣職工社會保險按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繳納,部分用人單位將派遣職工的工資待遇和派遣單位的管理費移交給派遣單位,然后,派遣單位根據自己的薪酬制度確定派遣員工的薪酬待遇。因此,對于用人單位而言,派遣工人和正式工人之間不可能實現同工同酬。用人單位廣泛使用派遣員工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派遣員工的工資較低,正式員工沒有福利,這大大降低了勞動力成本。因此,《勞動合同條例》規定,派遣工人有權與用人單位的工人同工同酬。這不僅是一個法律問題,也是一個社會問題。同工同酬的提出激發了勞動者的積極性,也是中國薪酬制度進步的體現。然而,就實際實施而言,仍然存在一個大問題。許多企業只招聘男性或女性,員工和合同制員工的收入和保障相差甚遠。綜上所述,勞動合同對同工同酬的規定較多,但在實踐中往往存在差異。如果一個工人覺得他或她在各個方面都與另一個人有相同的能力,但得到的勞動報酬相對較少,他或她可以與雇主溝通。還有一些問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死亡賠償怎么索賠
2020-12-06二審期間可以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1-01-19婚前財產等于個人財產嗎
2020-11-23合同債務常見風險有哪些
2021-03-08怎樣才能要回購房的定金
2020-12-02過錯方起訴離婚孩子怎么判
2020-11-29擔保合同期限有多久
2021-02-24醫療糾紛的防范措施有哪些
2021-02-06農村土地糾紛怎么快速處理
2020-12-132020年勞動合同法關于經濟補償金的法律規定
2020-12-14辭退員工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嗎
2021-03-17如何確定競業限制的范圍
2021-01-09代替繳納社保能否認定勞動關系
2021-03-25企業勞動爭議協商調解規定
2020-12-19定期壽險具體有什么特點
2020-12-03旅游意外險怎么賠付
2021-02-18貿易保險之貨物運輸保險涉及的風險
2020-11-19投保人與被保險人的關系
2021-03-02保險對方公司不肯調解怎么辦
2021-03-18怎么知道單位有沒有交保險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