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土地拆遷應注意的問題。因建設項目拆遷集體土地上房屋的前提是批準征用土地。我國《土地管理法》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需要使用建設用地的,必須依法申請使用國有土地。建設占用土地涉及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應當辦理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審批手續。根據法律規定,集體土地應當作為建設項目的國有土地征收。如果集體土地不被依法征收為國有土地,實施房屋拆遷從根本上違反了我國土地管理法的基本規定。未辦理征地審批手續,法律禁止拆遷后在集體土地上征用房屋,沒有法律依據。
(2)征地管理部門實施征地審批方案,發布拆遷通知單。土地征收方案批準后,市、縣人民政府應當在被征收土地范圍內予以公布。公告內容應當包括征地審批機關、批準文號、征地目的、范圍、面積、征地補償標準、人員安置辦法和征地補償期限,特別是集體土地征用中被拆遷的房屋,應當在公告中明確被拆遷人應當在搬遷期限內完成搬遷。同時,可通知有關部門暫停拆遷用地范圍內的戶籍登記,如入住、分戶;房屋買賣、交換、裝修、租賃、抵押;發放營業執照等。(3)拆遷主體應當具備法定資格,并按照程序進行拆遷。
在集體土地征用和房屋拆遷過程中,有的拆遷主體是縣、區政府,有的是鄉鎮政府,有的是沒有拆遷資質的相關部門。拆遷主體混亂,實際操作不規范。目前,雖然我國對集體土地征用和房屋拆遷尚無可操作的法律法規,但根據現行法律法規,按照土地管理法的有關規定,由縣級以上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組織拆遷或者委托縣、區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實施拆遷是適當的。房屋拆遷的具體程序可以參照《國務院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4)拆遷與房屋市場評估,拆遷補償標準應統一。
由于集體土地征用中缺乏完善的房屋拆遷法律法規,房屋拆遷補償安置標準不適用于城市房屋拆遷的規定,房屋拆遷補償安置標準不統一。一些農民限期搬遷,得到的補償比后來搬遷的少,這就加大了拆遷工作的難度。被拆遷人與被拆遷人之間容易產生矛盾。因此,農民上訪,到處喧嘩,導致社會不穩定。
拆遷必須按規定進行,并給予一定的補償。任何單位和個人需要使用建設用地的,必須依法申請使用國有土地。建設占用土地涉及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應當辦理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審批手續。還有其他相關問題想知道,歡迎咨詢法律BA網免費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遲延履行義務會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1-01-04刑滿釋放救濟金多少
2021-02-09醫院治療失誤造成更大損傷追究誰的責任
2021-01-31考試作弊的刑法規定有哪些
2020-12-09農民在城市打工車禍致殘殘疾賠償金怎么算
2021-01-06公司分立方是否可能分立負債
2020-12-17房產證解除抵押有期限嗎
2021-02-22對身份不明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偵查羈押期限是多久,如何處理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偵查羈押在實踐中的問題
2021-03-08判決侵權賠償金支付之日如何確定
2021-01-20公房承租人對合用部位產生糾紛,如何處理
2020-12-31員工有精神病怎么辦
2020-12-19公司是否要與股東簽訂勞動合同
2020-12-25怎么申請復印勞動仲裁庭審記錄
2021-03-08公司破產財務人員可以辭職嗎
2021-03-08保險合同要怎么簽訂
2021-03-01保險業內涉及非法集資的應該怎樣處理
2020-12-10理賠案件有哪些環節
2021-01-21財產保險索賠有沒有時間限制
2021-03-10投資型保險合同解除后,保單現金價值歸誰所有
2021-02-10女人能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嗎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