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簡介:向保險代理人購買不存在的保險。2000年以來,被保險人趙某多次通過李某、王某為該公司子女的教育、婚姻保險進行投保和續保。2011年至2012年,李先生和王先生介紹原告趙先生辦理投資分紅保險,并向趙先生收取保險費共計2萬元。2012年9月15日,李某因病去世。經調查,保險代理人所在的中國**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某分公司不存在本案的投資分紅保險業務,也不收取趙某的保險費。原告趙某起訴王某及其保險公司,要求賠償經濟損失2萬元。爭議焦點:保險代理人虛構的險種是否構成表見代理對于本案是否構成表見代理,合議庭有兩種不同的意見:第一種意見是不構成表見代理,保險業務員王應賠償被保險人趙某的經濟損失。理由:一是保險公司沒有這類保險,因此不存在“代理”問題,這與保險公司無關。二是相對人有過錯,未及時調換正式發票,不屬于“善意第三人”。第二種意見認為,中國**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某分公司應承擔投保人趙某的經濟損失。理由:相對人是否無過錯,是否屬于“善意第三人”,并不取決于是否存在該類保險,而取決于該類保險是否違法;因為該類保險不受法律禁止,且保險公司有類似業務,原告應被視為無過錯的“善意第三人”,符合法律規定的表見代理的構成要件。律師觀點:如何認定表見代理同意第二種觀點,即本案可以構成表見代理。原因如下:
1。相對人有理由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合同法》第四十九條規定:“行為人無代理權、代理權終止后超越代理權或者以委托人名義訂立合同,相對人有理由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的,代理行為有效。”,表見代理的法律規定。作為保險公司的工作人員,李某和王某十年來在原告村周邊做了很多生意,原告也多次通過兩人投保。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第二,相對人屬于善意第三人,建立表見代理制度的目的是為了保證民事交易的安全、順利,保護善意第三人的權益。本案中,對方基于代理人的合理信任向代理人支付“保險費”,且保險公司有類似保險,故對方行為不違法、不惡意。第三,從社會學角度看,相對人沒有過錯。在當地的社會環境中,文化水平、生活方式和習慣的限制使人們更愿意相信熟人,而忽視了及時換領正規發票的程序。而且,專業性強、文化程度高的保險公司可能對相關保險知識了解不多,無法判斷真假;因此,對老百姓要求不嚴,很容易判斷其行為疏忽。
基于以上,如果你購買了不存在的保險,你可以拿起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的權益。相信看完以上介紹,您一定會對購買不存在的保險的法律知識有一定的了解。如果您對此有任何法律問題,請咨詢律師網,他會給你一個專業的答案。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轉讓車輛是否報廢的證明責任
2021-01-18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權轉讓
2021-03-24個體戶不得從事哪些活動
2021-01-06融資涉及哪些法律問題有哪些
2021-01-05非法封路怎么處理
2021-03-23法院達成的離婚調解書是否能反悔
2021-02-03主合同與擔保合同在效力上有什么關聯
2021-01-05哪些情形下可以討回購房定金
2021-01-25舊城改造房屋拆遷補償標準
2021-01-14競業限制的期限最長是多少?
2021-01-07勞動關系轉移證明
2021-01-17哪些違法事項免責條款不能主張免責
2021-03-07外保內貸業務是什么
2021-02-23購車保險合同約定不明確的,對合同條款應如何解釋?
2020-12-26本案中被告保險公司是否承擔賠償責任
2020-11-15車禍傷殘理賠項目有哪些
2021-01-12事故中被保車無責任,保險公司是否需要理賠
2020-12-28保險經紀人哪些情況下會承擔民事法律責任
2021-02-08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原則有哪些,以及有哪些方式
2020-11-18什么是土地經營權的轉包和出租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