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的規定,承包人承包農村集體土地后,可以通過轉包的方式將土地經營權轉讓給他人,并備案給發包人。《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六條承包人可以依法決定以租(分)包、入股等方式將土地經營權轉讓給他人,并向發包人備案。第三十八條土地經營權轉讓應當遵循下列原則:(一)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強迫、阻礙依法無償轉讓土地經營權;(二)不得改變土地所有權性質和土地的農業用途,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農業生態環境不受損害;
(3)轉讓期限不超過合同期剩余期限;
(4)受讓方應具備農業經營能力或資質;
(5)同等條件下有條件的,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享有優先權。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方式。轉包主要發生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民中。分包商是具有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農戶,分包商是具有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農戶。分包商對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產權保持不變,分包商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的使用權,取得承包土地收益,并向分包商支付分包費用。分包不需要業主的許可,但分包合同需要向業主備案。2租賃是農民將土地承包經營權出租給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人。出租人是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農民,承租人是出租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外人。租賃是一種對外民事合同。承租人通過租賃合同取得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租賃權,并向農民支付租金。農民租賃土地承包經營權不需要征得用人單位同意,但出租人需要向用人單位備案。交換是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中農民之間為方便耕作和自身需要而進行的土地承包經營權的交換。互換是一種交換合同。交換后,交換雙方都獲得了對方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失去了原有的土地承包經營權。雙方農民達成交換合同后,還應與用人單位變更原土地合同。《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第四十條規定:“為方便耕作或者滿足自身需要,承包人可以用土地承包經營權換取屬于同一集體經濟組織的土地,“流轉是指農民將承包土地經營權轉讓給他人,使農民擁有承包土地的使用權。因此,轉讓必須有嚴格的條件。承包人只有有穩定的非農收入或者其他經濟來源,才能轉讓土地承包經營權。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基礎是農民有現實生活保障,否則就不應當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如果沒有真正的生活來源,一旦面臨風險,失去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農民就可能流離失所,造成社會不穩定。轉移對象應限于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的農民。有轉讓條件的農民將土地承包經營權轉讓給其他農民的,應當經用人單位同意。
以上知識是對相關法律問題的解答。根據我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的規定,承包人承包農村集體土地后,可以通過轉包的方式將土地經營權轉讓給他人,并備案給發包人。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來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招未成年直播怎么處罰
2021-02-14訂婚當天互換禮物屬于彩禮嗎
2020-11-13無效婚姻會有記錄嗎
2021-01-30政府強行征地怎么上訪
2020-12-10中外合資銀行經營售匯業務需要誰批準
2020-12-18申請勞動爭議仲裁時效期間是多久
2021-01-09協議離婚可是男方不付孩子的撫養費怎么辦
2020-11-20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0-11-28打零工算雇傭關系嗎
2021-03-19學生在學校得了重病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19成立業主委員會流程有哪些
2021-01-16哪些情況下解聘職工要給補償
2021-03-18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數額是多少
2021-02-11空難死亡賠償金是否屬于遺產
2020-11-18哪些屬于終身人壽險
2020-12-01保險合同有哪些關系人
2021-02-13人身保險的被保險人是什么意思
2020-11-10保險合同的解除形式可分為
2020-12-18保險業內涉及非法集資的應該怎樣處理
2020-12-10承包合同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