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的規定,承包人承包農村集體土地后,可以通過轉包的方式將土地經營權轉讓給他人,并備案給發包人。《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六條承包人可以依法決定以租(分)包、入股等方式將土地經營權轉讓給他人,并向發包人備案。第三十八條土地經營權轉讓應當遵循下列原則:(一)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強迫、阻礙依法無償轉讓土地經營權;(二)不得改變土地所有權性質和土地的農業用途,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農業生態環境不受損害;
(3)轉讓期限不超過合同期剩余期限;
(4)受讓方應具備農業經營能力或資質;
(5)同等條件下有條件的,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享有優先權。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方式。轉包主要發生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民中。分包商是具有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農戶,分包商是具有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農戶。分包商對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產權保持不變,分包商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的使用權,取得承包土地收益,并向分包商支付分包費用。分包不需要業主的許可,但分包合同需要向業主備案。2租賃是農民將土地承包經營權出租給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人。出租人是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農民,承租人是出租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外人。租賃是一種對外民事合同。承租人通過租賃合同取得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租賃權,并向農民支付租金。農民租賃土地承包經營權不需要征得用人單位同意,但出租人需要向用人單位備案。交換是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中農民之間為方便耕作和自身需要而進行的土地承包經營權的交換。互換是一種交換合同。交換后,交換雙方都獲得了對方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失去了原有的土地承包經營權。雙方農民達成交換合同后,還應與用人單位變更原土地合同。《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第四十條規定:“為方便耕作或者滿足自身需要,承包人可以用土地承包經營權換取屬于同一集體經濟組織的土地,“流轉是指農民將承包土地經營權轉讓給他人,使農民擁有承包土地的使用權。因此,轉讓必須有嚴格的條件。承包人只有有穩定的非農收入或者其他經濟來源,才能轉讓土地承包經營權。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基礎是農民有現實生活保障,否則就不應當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如果沒有真正的生活來源,一旦面臨風險,失去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農民就可能流離失所,造成社會不穩定。轉移對象應限于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的農民。有轉讓條件的農民將土地承包經營權轉讓給其他農民的,應當經用人單位同意。
以上知識是對相關法律問題的解答。根據我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的規定,承包人承包農村集體土地后,可以通過轉包的方式將土地經營權轉讓給他人,并備案給發包人。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來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轉租中介費需要轉嗎
2021-02-20保護性約束是否屬于強制措施
2021-01-04擾亂公共秩序罪的判處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16房產繼承糾紛的訴訟時效
2020-12-30行政處罰的原則是什么
2021-01-10指定管轄的特殊原因是何種情況
2020-12-02移送管轄查封是否繼續有效
2021-03-10工傷索賠程序
2021-02-14如何申請離婚財產保全
2020-12-13劃撥土地沒房產證怎么過戶
2021-02-26證明房款是誰付的,房子就是誰的嗎
2021-02-09違反約定一房多賣,一房多賣構成犯罪嗎
2021-02-06勞動關系確認
2021-03-09勞務外包繳納什么稅
2021-01-05航班取消怎么賠償
2021-03-13人身保險合同當事人能否約定損失賠償條款
2020-11-10為籌保險款母親跳樓救子可行嗎
2021-01-08車子被人放火保險有賠嗎
2020-11-25交通肇事司機逃逸保險公司可否拒賠
2021-03-01什么是保險,什么是保險法的基本原則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