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的有關規定,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自知道其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十日內向上一級主管機關或者同級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但法律規定的申請期限除十日外,為六個月以上。由于有些行政行為不能直接提起訴訟或提起訴訟,因此應當注意申請行政復議的期限。其次,行政訴訟的法定期限有兩種,一種是行政復議后提起訴訟,另一種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和《行政復議法》的有關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復議決定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例如,復議機關將行政復議決定書郵寄給申請人的,不包括郵寄時間,訴訟期間自簽署之日起計算。復議機關逾期不作出復議決定的,申請人可以在復議期滿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其中復議期限是復議機關作出行政復議決定的期限。復議機關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六十日內作出行政復議決定。但情況復雜的,復議期限可以延長三十日。后者以我國《行政訴訟法》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決定》為依據;根據《行政行為解釋》的有關規定,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申訴。但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知道行政行為內容的,起訴期限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行政行為內容之日起計算,但自行政行為作出訴訟期間最長之日起計算不超過五年,不動產訴訟的最長期限不超過二十年,否則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比如,政府部門依法對征收決定作出公告,被征收人恰好在外地工作,看不到。他直到六個月后回家才看到公告。然后他聲稱自己“只知道”征收事實,然后對征收決定提起行政訴訟。這種情況不屬于“自知道之日起”的法律情形,因為征收決定公告是向特定人群作出的,只要大多數人知道征收公告,并非人人都需要知道。但是,政府部門對某一人作出具體的文件,如《土地決定移交令》,必須讓該人知道該行政行為。
拆遷權的保護需要很長的時間。拆遷后,如果你擔心自己的損失,覺得需要維權,應該找律師幫你。我們不知道拆遷權的有效期和相關法律法規。我們可以請律師律師網幫助我們修改協議的內容。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雇傭關系確立的條件
2020-11-28離婚后孩孑撫養費標準
2020-12-10干涉老人婚姻,會不會導致犯罪
2020-11-11法院分割財產要多久
2021-02-09如何認定非道路事故
2021-03-01車禍不夠傷殘如何賠償
2020-11-18不可抗力消除后能否解除合同
2020-11-254歲寶寶在超市跌倒了誰的責任,法律是怎樣規定的
2021-02-18房產中的公攤面積怎么算
2020-12-14保價運輸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0-12-02人身保險的法律特點是怎么樣的
2020-12-10什么叫做保費墊付
2021-01-21車禍人傷保險賠償流程是什么
2020-12-27保險理賠有時間限制嗎
2020-11-23保監會等發布保險資金境外投資管理暫行辦法
2020-11-09保險合同未約定自殘免責時,被保險人自殘應如何處理?
2020-12-01土地轉讓和出租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01土地出讓金是如何算的
2020-12-26如何計算土地出讓金
2020-11-27營業房拆遷按照普通住宅補償合理嗎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