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根據《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國家征收農村集體土地時,農民可以分擔征地補償費,如征地補償費、地上附著物和苗木補償費、安置補償費等《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六條土地補償費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地上附著物、苗木補償費歸地上附著物、苗木所有人所有。
征地安置補助必須專款專用,不得挪作他用。被安置人員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安置的,向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支付安置補助,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和使用;由其他單位安置的,向被安置人員支付安置補助不需要統一安置的,經被安置人同意,將安置補助款支付給被安置人或者用于支付被安置人的保險費用。市、縣、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安置補助資金使用的監督。根據《土地法》和《物權法》的有關規定,集體土地使用權不得轉讓。《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三條規定:“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使用權,除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依法取得建設用地并轉讓土地使用權的企業外,不得轉讓、轉讓、出租用于非農業建設根據這一規定,農民集體土地使用權原則上不得轉讓、轉讓、出租用于非農建設。但符合土地規劃并依法取得建設用集體土地的企業,因破產、兼并等原因,集體土地使用權可以依法轉讓:。集體土地使用權交易作為最廣泛的集體土地流轉方式,是以貨幣對價支付集體土地使用權的交易。交易是集體土地流轉的主要形式,我們通常所說的集體土地流轉一般是指集體土地使用權的交易。集體土地使用權債務償還是集體土地使用權交易的一種特殊形式,但支付條件和期限不同。在集體土地使用權交易中,集體土地使用權的轉讓與貨幣的支付是平等的。集體土地使用權的交換如果通過集體土地使用權的轉讓來交換集體土地使用權,則對集體土地使用權的對價不是金錢,而是等同于金錢的其他財產或者特定的產權。集體土地使用者將集體土地使用權轉讓給同一集體的其他受讓人,取得同一集體其他受讓人提供的特定財產權益或者其他財產。
以上是對“農民能否獲得農村土地征用補償金”相關法律規定的回答可見,根據《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國家征收農村集體土地時,農民可以獲得征地補償。我希望這些能幫助你。如果您有其他問題,您可以進行法律咨詢律師網. 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扶養人與撫養人的區別
2021-01-04沒離的婚姻要多久才自動無效
2021-03-26交通事故協議書范文怎么寫
2020-11-28怎么申請脫離親子關系,有哪些法律途徑
2021-01-05在外地能不能辦理結婚手續
2020-12-13被保全的財產還能質押嗎
2021-03-05訂立勞動合同程序怎么規定
2020-11-28簽假合同應怎樣處罰
2021-01-27農村房產繼承條件有什么
2021-01-28回遷房有房本嗎
2021-01-31購房合同附件中的約定有什么注意事項
2020-12-28什么是房屋中介,房屋中介費應該給多少
2021-01-18單位集資房屬于什么類型的房子
2021-02-08用人單位拒不出具終止或解除勞動關系證明怎么辦
2021-01-10保險指定受益人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6人壽保險公司的責任是什么,人壽保險合同有哪些內容
2020-12-13產品責任保險責任范圍
2021-02-08人身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時相關事項有哪些
2021-03-24如何正確區分人身保險合同和財產保險合同的不同點
2021-02-01保險合同不足額投保賠償糾紛的理賠是怎樣的
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