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被征用后,除了土地補償費,農民還能得到什么根據土地管理法的規定,除了土地補償費,農村還可以得到安置補助和地上附著物、苗木補償費。有關法律、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條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耕地征收補償費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和苗木補償費。被征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為被征收耕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被征收耕地的安置補助,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安置的農業人口數量,按照被征收耕地數量除以被征收單位征地前人均占用耕地數量計算。每一被安置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標準為征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4至6倍。但被征收耕地每公頃最高安置補助不得超過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15倍。土地補償費和征用其他土地的安置補助費標準由各省規定,自治區、直轄市參照征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標準執行。被征收土地上附著物、苗木的補償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
征收城郊菜地的,用地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繳納新菜地開發建設資金。依照本條第二款規定支付的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不能維持被安置農民原有生活水平的,經省人民政府批準,可以增加安置補助費,自治區、直轄市。但是,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費的總和不得超過被征收土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30倍。
根據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國務院可以提高特殊情況下征收耕地的土地補償和安置補助標準。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農村土地承包、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糾紛案件適用法律的解釋》第二十四條,村民委員會、村民小組可以依照法律規定的民主協商程序,決定在本集體經濟組織內分配補償款。”
但是,上述規定將村民集體決定的內容限定為土地補償。土地補償與征地補償不是同一概念,不是同一關系,而是種屬關系。征地補償包括土地補償、安置補助和地上附著物、苗木補償。村民集體決定的范圍不包括安置補助和地上附著物、青苗補償。即使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調整承包地,也不能包括對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農村土地承包糾紛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三條規定:“承包土地被依法征收,家庭承包人放棄統一安置的,并要求用人單位支付已領取的安置補助,予以支持。”
以上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回答。根據土地管理法的規定,農村集體土地可以征收。除征地補償外,還有安置補助和地上附著物、苗木補償。歡迎需要法律幫助的讀者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傷殘鑒定申請書怎么寫
2021-01-01衛生行政執法的依據包括什么
2020-12-26立約定金協議怎么寫
2021-03-09交通事故逃逸如何賠償
2020-11-20沒有簽訂競業限制協議能否追償
2020-11-16精神病人如何解除婚姻關系
2020-11-22快退休可不可以辭退
2021-01-23什么情況會引發房屋中介糾紛
2021-01-17職工集資建房政策有什么規定嗎
2021-03-21村委集資房發的綠本是什么
2021-01-14什么人可以成為勞務合同主體
2020-11-19施工未設置安全措施應否承擔侵權責任
2021-01-29勞動調解途中反悔怎么辦
2021-03-20公司解散孕婦如何申請勞動仲裁
2021-01-06了解人壽保險的訴訟時效和免責事由
2021-02-13保險公司是怎么設立的
2021-01-14移居境外的人可以領取失業保險金嗎
2021-02-13酒后駕駛把車碰了保險公司賠嗎
2020-11-14朋友借車惹糾紛保險費、修車費誰來負擔
2021-03-03車禍后保險公司理賠時間
2021-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