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由于征收權只能由國家行使,因此可以將土地征收侵權責任納入國家賠償責任的范圍。行為的違法性或過錯是國家承擔責任的主要原因。因此,責任屬于過錯責任范疇。賠償責任的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損害賠償。第二,土地征收侵權責任的請求權主體既包括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也包括農民。這是由中國公有制的經濟性質和農民依法享有承包經營權決定的。三是國家非法行使征收權,損害了農民和集體經濟組織的土地權益。國家非法行使征收權,是指征收權不具備征收權的法定條件。其直接表現為:超出公共利益范圍的征收、無法定程序的征收和無合理補償的征收。所謂損害農民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土地權益,是指侵犯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和集體經濟組織土地所有權。而這種侵權行為是由非法行使征收權造成的,即非法行使征收權與土地權益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系。國家征用土地的程序分為土地審批前和土地審批后兩個階段,即土地審批前的審批程序和土地審批后的實施程序。(一) 在預審批階段,確定征地位置相鄰,根據城市建設需求和擬建項目用地情況,結合總體用地規劃確定的城市建設用地和城市規劃用地,確定征地面積使用計劃。
2。征地預公告:在依法報批征地前,應當書面告知被征地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被征地的用途、地點和有關要求。
發布墳墓、社區、寺廟搬遷通知告知聽證權:被征收土地的村組有權就被征收土地的補償標準和安置方式申請聽證。深入村組,召開動員會,爭取群眾支持。預告后建植的附著物和苗木不予補償。
執法檢查:國土部門將會同住建部門加強對擬征收范圍內土地的執法檢查,嚴禁搶建、搶建、搶種。組織調解部門調解土地權屬糾紛。征地單位對被征地村組進行實地調查,全面了解被征地范圍內村組的農業人口、人均耕地、年產值等情況;調查被征收土地的權屬、土地類型、面積、附帶產權、類型、數量等現狀。
土地權屬以土地證為依據,土地類型和面積以土地利用現狀調查(變更調查)和調查劃界結果為準,確保土地權屬清晰,土地類型和面積準確。調查結果應當與農村集體組織、農民、地上附著物產權人共同確認,并妥善保管檔案資料。對拒不在調查問卷上簽字蓋章確認的,征地單位要做好取證工作,并將調查結果公證,作為實施補償的依據。
4。在涉及房屋拆遷時,要做好社會穩定風險評估。
規劃選擇需要搬遷的臨時安置點、永久安置點和農業人口生產用地。涉及辦理社會保障和林地使用手續的,征地部門在完成征地調查后,組織材料按規定向城市社會保障部門和林業行政主管部門辦理相關手續:
(1)做好“社會保障計劃”;辦理“林地使用審查意見”。基本農田的征收必須經國務院批準。征地補償標準計算:土地補償費、苗木補償費、竹果樹補償費、地上附著物補償費、獎勵補助費、桿線、管網搬遷費、測繪費、清理費、場地平整費(配套設施費)、工務費等。起草征地補償協議、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經批準后組織征地單位和相關權利人協商簽訂協議。國土資源部門根據調查數據和征地補償標準,制定“一書三圖”,組織完善相關土地審批材料,逐級上報審批。(2) 批準后,市人民政府按照兩次公告一次登記的程序發布征地計劃公告。
征地方案依法批準后,除國家保密規定和其他特殊情況外,由市人民政府辦理審批權限、批準文號、用地范圍、面積、征地補償標準等事項,農業人員安置辦法和程序征地補償期限在被征地村組公布。
2。征地補償登記土地所有人、使用人和其他權利人應當在征地計劃公告規定的期限內,持土地權屬證書到公告指定地點辦理征地補償登記手續,補償內容以實施征地單位的調查結果為準。逾期不辦理征地補償登記的,視為放棄,但有正當理由延期的除外。
3。下發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
征地單位對土地所有人、使用人和地上附著物進行進一步核實后,根據批準的征地方案制定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并及時公告被征收土地的村組,聽取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的意見。根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等權利人對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的意見,及時修改補充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對賠償標準有爭議的,應當組織協調。協調不成的,由批準征地的人民政府裁定。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及有關意見報市人民政府批準。組織征地并實施征地補償安置方案
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爭議不影響征地方案的實施。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批準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和其他權利人應當服從,不得阻撓征地。征地單位應當按照批準的征地補償安置方案,落實補償安置費用和相應的安置工作,簽訂征地補償安置協議,監督補償安置費用的落實。征地補償安置費和相應的安置工作到位后,按期清理苗木和地上附著物,驗收合格后交付土地。違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規,阻礙國家建設用地征用的,由市國土資源局以市國土資源局名義發出通知,責令其交出土地;拒不交出土地的,由市國土資源局責令其交出土地,由征地單位申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老字號怎么申請2020最新規定
2021-02-24商標駁回再審申請書怎么寫
2021-01-18交通事故認定要花的時間是多久
2021-01-16未贍養老人能否分割撫恤金
2021-01-23學生在學校摔斷胳膊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10員工擅自離崗怎么處理
2020-12-04同居有經濟補償嗎
2021-02-13生產者的產品責任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15公司為勞動者投保團體人身保險誰是被保險人
2021-02-17本案保險合同中的免責條款是否具有效力
2021-02-15保險法修改可圈可點
2021-01-16保險公司怎么評估房屋補償標準
2021-02-25賠對方7320元 保險公司僅付2139元
2020-11-09養老金補發
2021-01-07保險法立法目的是什么
2021-01-31怎么才能讓自己順利獲得保險公司的理賠
2021-03-13法院將主動審查投保人是否具有保險利益嗎
2021-03-12中國人民保險公司關于印發中國人民保險集團公司海外機構管理暫行規定等四個管理辦法的通知內容是什么
2021-01-20保險受益權的轉讓
2020-11-27失效
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