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五十三條規定,經批準的建設項目需要使用國有建設用地的,建設單位應當持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有關文件,向有批準權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申請建設用地,報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準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審批省級。需要使用國有土地的建設項目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申請使用現有國有建設用地。根據規定,該類只需向所在地縣、市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經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后報縣、市人民政府批準;另一類是經省級以上人民政府批準,申請使用國有農用地或者集體所有的建設用地、農用地,涉及農用地轉用、征用的,縣、市人民政府應當按照省級以上人民政府的批準文件辦理建設用地手續。在這種情況下,B公司申請的土地屬于后一類,即集體所有的農業用地。
根據《土地管理法》的有關規定,無論使用哪種土地,B公司都應向a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申請土地使用權。農用地轉用征用審批是a縣人民政府向上級政府的事,B公司只需按規定提供相關資料。用地批準后,由a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通知B公司,并負責辦理建設用地的相關手續,包括簽訂用地合同和收取相關費用。具體步驟如下:
1。市、縣國土資源局在被征地村下發征地通知書,告知村集體經濟組織和村民征地范圍、面積、補償方式、補償標準、安置方式、征地目的,等種植的農作物或者公告后修建的建筑物,不納入補償范圍。二是市、縣國土資源局會同被征收土地的鄉鎮政府,就征地通知書的內容征求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的意見。有不同意見的,應當按照村委會或者村民的意見分別記錄處理。
村委會、村民對補償標準、安置方式、補償方式有異議的,由被征收土地的市、縣國土資源局或者鄉政府通知土地相對人,有權申請聽證依法組織聽證。三是市、縣國土資源局會同被征收土地的所有者和使用者,對被征收土地的四界、土地用途、土地面積、地上附著物的種類、數量、規格等進行實地調查,填寫調查表一式三份,確認后由國土資源局工作人員、業主、使用人簽字。協議的主要內容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按照村民代表大會或者村民代表大會程序等民主程序決定。
以村委會為征收主體的,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簽訂協議后,向農村村民公示征地補償安置協議。
如果你想了解土地征用協議的內容,你需要尋求律師的幫助律師網獲取專業意見。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采礦占地需要征地手續嗎
2020-12-10可撤銷婚姻請求權的行使期限是多久
2021-02-19可以以管理能力出資成立公司嗎
2021-03-07超出了借條的訴訟時效該該怎么做
2021-01-01人民法院司法鑒定工作暫行規定有什么
2021-03-16轉繼承份額該怎么計算
2021-02-16學生宿舍摔傷學校要負責任嗎
2020-12-02什么類型用工可以簽勞務合同
2021-02-08新勞動法被辭退怎么賠償
2020-12-14拖欠農民工工資單位沒錢怎么辦
2021-03-10了解人壽保險的受益人的知識
2021-03-11掛靠車輛出事故的保險費保險公司賠不賠
2020-12-12保險金賠付可否根據約定由第三人代為履行
2020-11-122020年人身保險金能否作為遺產繼承
2020-12-02掛靠單位買保險車主該向誰索賠
2021-03-05全責方撤案我如何理賠
2021-01-10理賠中被保險人都有哪些義務
2020-11-25保險監督管理機構的職責是什么
2021-01-20車子沒貼強險標志怎么向交警證明買了保險
2021-02-21保險公司假現場拒賠合理嗎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