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介紹:以結婚為條件贈與他人錢財
方某與汪某在家庭離異后經婚姻介紹所介紹認識,相處一陣后,方某于2005年4月將裝有5000元現金及寫有“你好,請收下我捐資助學款5000元”的紙條交給被告汪某,汪某未接受。數日后,方某再次將5000元錢及一封寫有“如你不能與我結婚,就履行借錢的普通規則,有文字為證”內容的信交與汪某。汪某收下此款并以該款用于其子就學費用。
同年12月,方某要求與汪某結婚未果后要求汪某“立刻寫借條或盡快退款”,但汪某始終未退款也未寫借條。方某訴至法院后,汪某以方某的行為系公益性助學贈與為由拒不退款。法院判決汪某一次性返還方某5000元。
爭議焦點:如何認定以結婚為條件的贈與
對此案件,當事人及法官均持兩種截然不同的意見。
一種意見認為,方某贈與汪某之子捐資助學款,該款具有社會公益性質,屬不可撤銷的贈與;且方某有強行贈與之意,令汪某無法拒絕,故方某不能再要回該款。
另一種意見認為,方某贈與汪某款是以與汪某結婚為條件的,在汪某不與方某結婚方某所附條件不成就時,方某的贈與行為即不發生法律效力。同時,該贈與行為針對是汪某之子這一特定對象,不具有社會公益性質,方某享有要回所贈與款的權利。
律師說法:以結婚為條件贈與時,在結婚未果后能否撤銷贈與合同
根據合同法和民法通則的規定,贈與合同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贈與的合同。如一方有贈與的意思表示,而另一方無愿意接受贈與的意思表示;又或只有一方愿意接受贈與,而另一方無贈與的意思表示,贈與均不能成立。前文中所謂“強行贈與”的觀點不能成立。
我國法律允許贈與時對受贈人附設一定的義務,也可通過附條件(或附期限)來調整贈與的法律效力。但附條件(附期限)的贈與和附義務的贈與有著嚴格的區別。在附義務的贈與中,其所附義務與贈與合同自身的法律效力無關,不會因所附義務而解除或延緩贈與的效力。而在附條件(附期限)的贈與中,條件(期限)的成就與否直接關系到贈與的生效或解除。本案中,方某以與汪某結婚為目的贈與汪某5000元的行為,就屬于附條件的贈與而非附義務的贈與。只不過方某所附的條件屬于法學理論上的延緩條件。
在汪某拒絕與方某結婚的情況下,方某設定的條件不成就,則該贈與行為雖成立但不具有法律效力。汪某此時占有方某5000元即失去法律依據,構成不當得利,應承擔返還義務。
我國法律規定,贈與人在贈與財產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但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性質的贈與或經過公證的贈與除外。財產轉移后,在法定條件下,贈與人也可向受贈人索回財產。
本案中,因該款汪某用于其子上學,受益對象明確,利益內容確定。而社會公益具有公共性,是一定范圍內的不特定多數人支持和享有的共同利益。其最大特征在于受益對象的不確定性和利益內容的不確定性,它代表了社會公共道德和社會公共利益。因此本案中的贈與并不具有社會公益性質,而且亦未經過公證,方某有要回贈與財產的權利,故法院判決汪某返還方某5000元。
綜合上面的介紹,以結婚為條件贈與他人錢財在離婚時要返還。相信大家看了上面介紹后,對于如何認定以結婚為條件的贈與的法律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你還有關于這方面的法律問題,請咨詢律霸網律師,他們會為你進行專業的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申請交通事故法醫鑒定應注意什么
2021-02-10業委會解散物業公司還有效嗎
2021-01-09部隊士官多大可以結婚
2021-01-12軍人重婚怎么處罰
2021-02-05什么是商標權轉讓,商標權轉讓的形式有哪些
2020-12-11商業匯票有哪些特征
2021-01-26外遇證據調查有什么作用
2021-01-19應該怎么申辦夫妻財產約定協議公證
2020-11-08擔保提存的給付條件
2021-02-02過擔保期保證人負責嗎
2020-11-07違約責任是財產責任嗎
2020-12-15房產土地贈與免稅嗎
2021-01-25實習協議有效力嗎
2021-02-171年合同幾個月實習期
2021-01-25免責條款未說明被罰,保險人說明義務履行主體是什么
2020-12-26已經獲得侵權人賠償后,被保險人能否再向保險公司申請賠償
2021-02-22一波三折的保險理賠
2021-02-02保險理賠不受理通知書分別是什么
2021-02-18保險合同沒簽字想退保,怎么進行
2021-03-15如何選擇保險公司和保險代理人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