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法院拒絕申請司法強制拆遷有哪些情形?
1。未經裁定,不得實施行政強拆。
2。拆遷人未按照裁決意見提供補償資金或者未提供符合國家質量安全標準的安置房、周轉房的,不得實施強制拆遷;實施強制拆遷的,房屋拆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告知拆遷人被拆遷人提前15天,做好宣傳解釋工作,動員被拆遷人自行搬遷;裁決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30日內作出。此外,還應當組織居委會(居委會)代表和被拆遷房屋所在單位到現場作為強制拆遷的見證人,對被拆遷房屋和房屋內物品應當由公證部門進行公證。但《條例》第二十條規定,向政府申請行政強制拆遷,應當提交被拆遷房屋證據保全公證書,即:,被拆遷房屋的證據保全公證在政府作出行政強制拆遷決定前完成。實踐中,公證工作是在取得行政強制拆遷決定后、行政強制拆遷實施前完成的。一方當事人不履行依法設立的仲裁機構的裁決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執行。被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執行。被申請人提供證據證明仲裁裁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組成合議庭進行審查核實:,(一)當事人在合同中沒有仲裁條款或者事后沒有達成書面仲裁協議的;(二)裁決的事項不屬于仲裁協議的范圍或者仲裁機構無權仲裁的;(三)仲裁庭的組成或者仲裁程序違反法定程序的;(四)裁決所依據的證據是偽造的;(五)對方當事人向仲裁機構隱瞞足以影響公正裁決的證據的;(六)仲裁員在本案仲裁中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或者枉法行為的。人民法院認為執行裁定違背社會公共利益的,裁定不予執行。裁定書應當送達雙方當事人和仲裁機構。仲裁裁決被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執行的,當事人可以根據雙方達成的書面仲裁協議再次申請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二十七條的規定,拆遷前應當進行補償。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對被征收人給予補償后,被征收人應當在補償協議或者補償決定規定的搬遷期限內完成搬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規定,以暴力、威脅或者中斷供水、供熱、供氣、供電、道路交通等非法手段強迫被征收人遷移。禁止施工單位參加搬遷活動。上述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回答。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申請法院司法強拆不予執行的案件包括未經裁定、未先行賠償、未事先通知被拆遷人等,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您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越級上訪的規定是怎樣的
2020-11-22涉及商業秘密能否公開審理
2021-01-02解讀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2021-02-08審查逮捕環節需不需要指定管轄
2020-12-06人在外地怎么賣房
2021-01-31續簽集體勞動合同期限能簽半年嗎
2020-12-14降薪降崗變更合同怎樣維權
2020-11-18勞務外包繳納什么稅
2021-01-05辭職法律如何規定
2021-01-15意外傷害險的賠與不賠
2020-11-30申請設立保險公司所需要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0-11-19保險合同解除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1-02-19人身保險利益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2從車險爭議看保險人賠付責任的認定
2021-01-28免賠額和不計免賠
2020-11-23如何讓保險索賠變得容易
2020-11-12保險法釋義第一百七十六條
2020-11-29車在收費停車場被劃怎么索賠呢
2020-12-22如何簽訂酒店承包合同
2020-12-28房屋拆遷什么階段請律師最管用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