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法院拒絕申請司法強制拆遷有哪些情形?
1。未經裁定,不得實施行政強拆。
2。拆遷人未按照裁決意見提供補償資金或者未提供符合國家質量安全標準的安置房、周轉房的,不得實施強制拆遷;實施強制拆遷的,房屋拆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告知拆遷人被拆遷人提前15天,做好宣傳解釋工作,動員被拆遷人自行搬遷;裁決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30日內作出。此外,還應當組織居委會(居委會)代表和被拆遷房屋所在單位到現場作為強制拆遷的見證人,對被拆遷房屋和房屋內物品應當由公證部門進行公證。但《條例》第二十條規定,向政府申請行政強制拆遷,應當提交被拆遷房屋證據保全公證書,即:,被拆遷房屋的證據保全公證在政府作出行政強制拆遷決定前完成。實踐中,公證工作是在取得行政強制拆遷決定后、行政強制拆遷實施前完成的。一方當事人不履行依法設立的仲裁機構的裁決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執行。被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執行。被申請人提供證據證明仲裁裁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組成合議庭進行審查核實:,(一)當事人在合同中沒有仲裁條款或者事后沒有達成書面仲裁協議的;(二)裁決的事項不屬于仲裁協議的范圍或者仲裁機構無權仲裁的;(三)仲裁庭的組成或者仲裁程序違反法定程序的;(四)裁決所依據的證據是偽造的;(五)對方當事人向仲裁機構隱瞞足以影響公正裁決的證據的;(六)仲裁員在本案仲裁中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或者枉法行為的。人民法院認為執行裁定違背社會公共利益的,裁定不予執行。裁定書應當送達雙方當事人和仲裁機構。仲裁裁決被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執行的,當事人可以根據雙方達成的書面仲裁協議再次申請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二十七條的規定,拆遷前應當進行補償。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對被征收人給予補償后,被征收人應當在補償協議或者補償決定規定的搬遷期限內完成搬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規定,以暴力、威脅或者中斷供水、供熱、供氣、供電、道路交通等非法手段強迫被征收人遷移。禁止施工單位參加搬遷活動。上述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回答。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申請法院司法強拆不予執行的案件包括未經裁定、未先行賠償、未事先通知被拆遷人等,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您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構成醫療事故的條件包括哪些
2021-03-24校園侵權案件中,學校需要承擔哪些義務
2021-02-02消費者可以向行政部門投訴解決糾紛嗎
2020-11-14公司犯罪法律顧問承擔什么責任
2020-11-26土地租賃合同糾紛如何處理
2021-01-26探望權糾紛如何處理,探望權糾紛怎么執行
2020-11-26先予執行多少天
2021-03-11交通事故工傷的待遇
2021-02-24房產抵押擔保是否必須公證
2021-01-12自動順延的合同如何終止
2021-03-15代理商合同特征有哪些
2021-03-06購房選房知道教你選購好房
2020-11-15“試用工”應該得到勞動報酬嗎?
2021-02-02如果公司倒閉怎么賠償
2020-11-23同居有經濟補償嗎
2021-02-13離職后經濟補償金需納稅嗎
2021-01-01空難后保險應該怎樣理賠
2020-11-29保險產品價值與獲得成本的比較
2021-02-06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0-12-20重復保險的司法認定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