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商標法禁止搶注因業務往來明知他人已經使用的商標嗎?
關于“惡意搶注商標”,《商標法》第三十二條規定:“不得以不正當手段搶先注冊他人已經使用并有一定影響的商標”。因此,“惡意搶注”就是申請人利用不合理或不合法的方式,將他人已經使用但尚未注冊的商標以自己的名義向商標局申請注冊的行為。
辛辛苦苦打造的知名度,卻因商標“黑客”提前入侵,而備受其擾。由于商標有多個類別,搶注者只需花2000元左右,就能將商標注冊到知名企業不從事的副業類別上,隨后向商標使用人索取高額商標轉讓費。這就是惡意搶注商標的行為表現。
對此,市工商局商標處相關負責人表示,剛剛實施的新《商標法》中,加大了對商標侵權的處罰力度。為緩解惡意搶注商標現象,明確規定禁止將他人注冊商標用作企業字號,禁止搶注因業務往來等關系明知他人已經在先使用的商標,禁止商標代理機構代理具有搶注情形的商標注冊申請等。同時,新《商標法》還首次引入了懲罰性賠償制度,可依據因侵權受到的損失、侵權人因侵權獲得的利益或注冊商標許可使用費等三種方式,按數額的1~3倍范圍內確定賠償額。若無法確定,則可按高限300萬元進行賠償。今后,多次惡意搶注商標者還將列入黑名單進行懲戒。
二、如何認定
所謂“惡意搶注”只是人們的通俗稱謂,按現行的《商標法》第三十一條的規定,即“不得以不正當手段搶先注冊他人已經使用并有一定影響的商標”。因此,“惡意搶注”就是申請人利用不合理或不合法的方式,將他人已經使用但尚未注冊的商標以自己的名義向商標局申請注冊。構成“惡意搶注”的要件有以下幾點:
(一)申請人為了謀取不正當利益,這是主觀要件
“惡意搶注”申請人是把他人已經使用的商標作為自己的商標提出申請,這種行為的本身,就已經侵占了他人的勞動成果,如果注冊成功,無異于用合法的方式偷竊。更為嚴重的是一旦注冊成功,“惡意搶注”申請人成為合法所有人之后,即會利用其注冊商標的占用權,禁止他人使用原本屬于自己的商標或利用其處分權對被搶注者高價轉讓或高價許可使用該商標。如果這些目的不能達到,則會提起侵權之訴或向工商行政管理商門舉報并索取賠償。 現實的問題是,如何認定這一主觀要件的成立?我們不可能深入到申請人的內心世界,去了解他們主觀愿望是否為了不正當利益而只能通過現象去剖析他的本質。
哪些現象可以分析出來呢?一是看他注冊成功后是否自己使用,即用在自己的產品上,這種產品是否和被搶注人的產品屬同類或近似產品;二是是否對被搶注人高價轉讓或高價許可使用該商標;三是是否直接控告被搶注人侵權,并提出賠償請求。通過這幾方面的分析,如果“搶注”申請人注冊商標,主要不是自己使用,甚至自己并沒有產品,而后高價轉讓或向被搶注人提出賠償請求,我們便可以準確認定他的主觀目的,就是為了謀取不正當利益。
(二)申請人采取了不正當手段,這是行為要件
不正當手段,是指商標注冊申請人以不合理或不合法的方式,在商標注冊申請書和提供的相關材料中不真實地填報了有關事項,但是對于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而言,不可能對申請書和相關材料的真實性作出審查。因此,認定不正當手段,只可能在異議程序或在以后的被搶注人申請撤銷該商標的程序中,由被搶注人提出證據,證明申請人采用了不正當手段。哪些是不正當手段呢?
1.申請人利用與他人同行的關系。中小型企業最容易成為被搶注的對象。因為中小型企業在向市場推出自己的產品時,往往并不是先注冊商標再推出產品,更多的是當自己的產品有一定影響后才注冊商標。
2.利用與他人曾經合作過的背景。作為合作者,他們是最清楚被搶注人的商標使用情況的,有的在合作期間,即偷偷地把合作者的商標注冊為自己所有,有的則是在合作結束后,將合作者的商標搶先注冊。
3.同一區域內了解內情的其他人。利用其不同的條件和自有的優勢,如管理者、法律顧問、記者、商標代理人等,在進行新聞采訪或進行管理等工作過程中了解到經營者商標使用的情況,并能預見搶注該商標所帶來的利益而搶先注冊。
上述所列幾種不正當手段,共同之處在于他們剽竊他人已經使用但未來得及申請注冊的商標,在他們所申請注冊的商標上并未凝聚自己的智慧和創意,他們實質上采用了欺騙的手段,用合法的形式掩蓋不合法或不合理的本質,違背了“誠實信用”原則。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不斷提高,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也隨之建立起來了,那么企業不僅要注冊名稱,同時也要注冊相應的商標,在進行商標注冊后,任何的企業和個人都是不可以隨意使用,當出現了惡意搶注商標等行為后,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索賠并要求對方停止使用。
商標被別人搶注怎么辦
如何搶注商標,具體有哪些情況
搶注商標是否合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董建淑律師,女,在江蘇連眾律師事務所已執業10年。董建淑畢業于南京大學。具有法律本科、計算機及英語專科學歷。從業多年來辦理了大量的訴訟及非訴訟業務。在交通事故賠償、婚姻家庭糾紛、合同糾紛、債權:、刑事辯護、工傷勞動糾紛、人身損害賠償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辦案經驗。執業以來本律師始終堅持以扶正為天職,在接待當事人時認真聽取每一位當事人的訴求,最大限度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近年來本律師積極參與法律援助工作,為弱勢群體提供法律援助,并被評為連云港市法律援助先進個人。竭誠歡迎各位朋友咨詢各類法律問題,為您提供優質高效的綜合法律服務,竭力維護您最大可能的法律權益。咨詢電話:13705131377(政務通短號694392),QQ:1051759793,微信:13705131377地址:連云港市海州區振海路66號律師大廈8樓810室)另:本律師愿為各地同行或涉訴者提供代查工商檔案(含三縣)、人員戶籍、車輛、房產信息及其他非訴調查業務。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征地協議書無效可以起訴嗎
2020-11-22贈送的配件屬于產品質量問題嗎
2021-02-21非法集資股東有刑事責任嗎
2020-11-09不動產證的房子可以買賣嗎
2020-12-19婚前財產公證程序
2021-02-16新婚姻法訴訟離婚財產分割
2021-02-11民事案件能否跨地區移送管轄
2020-12-22房屋繼承公證的幾大注意事項
2020-11-14成立業主委員會流程有哪些
2021-01-16勞務派遣工是否可以帶薪休假
2020-12-26勞動調解后用人單位拒不履行怎么辦
2021-03-02飛機延誤賠償險標準
2021-03-21因保險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 由何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2020-12-22為什么會出現保險公司的賠款少于車禍事故實
2020-12-17人身保險新型產品精算規定
2021-01-01"保險受益人”空白 忽略保單細節引發爭議
2020-12-20保險法釋義第一百六十六條是怎樣的
2021-02-25保險公估從業人員資質核準
2021-02-23保險經紀人 Broker
2020-11-15土地出讓金先征后返合法嗎
20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