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基地使用權能否自由流轉農村宅基地流轉有一定的條件。轉讓前必須明確這些條件,否則容易造成轉讓無效。特別是將農村宅基地轉讓給城鎮居民,是違法的。宅基地轉讓是指宅基地使用權的轉讓。宅基地使用權轉讓的含義是指宅基地使用權轉讓給其他農民或經濟組織。但這只限于那些向集體轉移的人。宅基地使用權轉讓的法律效力。宅基地使用權不得單獨轉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為無效:(一)城鎮居民購買的;(二)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購買的;(三)轉讓人將宅基地使用權轉讓給集體組織成員以外的人
(5)受讓人有住房,不符合宅基地分配條件。(1) 轉讓人擁有兩套以上的農村房屋(含宅基地)的;(2)同一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轉讓宅基地使用權的;(3)轉讓人無房屋、宅基地,符合宅基地使用權分配條件的;(4)轉讓宅基地使用權不得轉讓農村宅基地使用權在我國是一項獨立的用益物權。農村居民有權在集體經濟組織擁有的宅基地上建造房屋及其附屬設施,對宅基地的占有、使用和限制處分。它具有嚴格的同一性、自由使用、永久使用、嚴格的隸屬限制和范圍限制等特點。農村宅基地使用權轉讓的相關法律規定可分為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轉讓和向非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轉讓。受讓人同時是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經集體經濟組織同意,交易視為有效。根據憲法第十條,宅基地屬于集體,所有權屬于集體。農民作為經濟組織的成員,對宅基地享有用益物權,即使用權和收益權,其對宅基地使用權的處分屬于無權處分。根據《合同法》第五十一條的規定,無權處分他人財產的人經債權人追認取得處分權或者無權處分人訂立合同的,合同有效。因此,農村集體組織事后同意的,合同應視為有效。否則,合同應視為無效。也就是說,在這種情況下,取得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同意和登記是有效轉移的前提。農村宅基地使用權轉讓給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以外的人是無效的。原因是憲法第十條規定宅基地屬于集體所有,《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三條規定,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使用權不得轉讓、轉讓、出租用于非農建設。而且,宅基地使用權具有個人屬性,非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無法獲得。因此,現階段農村宅基地使用權不能依法自由流轉,城鎮居民在農村購買農村房屋和宅基地仍不受法律保護。而日前出臺的《關于農村土地征用、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市場準入、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中,明確提出建立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市場準入制度。在符合規劃和使用控制的前提下,允許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出售、出租、入股,與國有土地一樣進入市場,權利相同,價格相同。由此可見,農村土地制度市場化改革是中央最新改革方案的大方向,即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而且,《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賦予農民更多的產權”,包括“保護農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權利,積極發展農民股份合作制,賦予農民集體資產的占有權、收益權、有償提取權、抵押權、擔保權和繼承權”。對于農民宅基地,“保護農民宅基地用益物權,改革完善農村宅基地制度,選擇一批試點,認真穩妥推進農民住房產權抵押、擔保、轉讓,探索農民財產性收入增加渠道。要建立農村產權轉讓市場,促進農村產權轉讓公開、公平、規范運作。”從以上政策內容可以看出,在未來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和新型城鎮化的背景下,農村宅基地改革可以說有了明確的方向:
1。宅基地是農民財產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民擁有宅基地使用權。增加農民獲得財產性收入的渠道,是今后農村土地改革的重要方向。在試點的基礎上,穩妥推進農民住房產權抵押、擔保和轉讓。今后可以建立農村產權流轉市場,促進農村產權流轉的公開、公平、規范運作。第四,改革和完善我國部分城市的農村宅基地制度。根據中國的改革實踐,這種試點將有可能獲得特殊的政策空間。隨著人口城市化和城鎮戶籍制度的放開,農民產權在城鄉居民之間的市場流動和交易將成為必然趨勢。綜上所述,本文對農村宅基地流轉問題的解答,梳理出以下相關內容。可見,農村宅基地流轉前必須明確這些條件,否則容易造成流轉無效。特別是將農村宅基地轉讓給城鎮居民,是違法的。對于更相關的法律問題,律師網提供專業的法律咨詢服務。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掛名股東如何規避風險
2020-12-12廠里不允許辭職去勞動局有用嗎
2021-02-01留置時間不能超過多長時間
2020-12-03私人擔保如何解除
2021-01-19抵押擔保責任屬于連帶債務嗎
2021-01-11護照辦理的流程和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09什么是擔保期限
2021-01-01侵權行為與無因管理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10轉繼承怎么規定
2021-01-06滿足什么條件才會注冊倉單
2021-02-02商家履行不了合同怎么賠償
2021-02-23學生上學路上的安全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4國有農場農用地征收如何補償
2021-03-20用人單位違法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相關法條
2020-12-27夫妻關系受競業協議限制嗎
2021-01-08什么情形簽勞務合同
2021-02-12勞務派遣員工是否可以簽訂競業限制協議
2020-11-13離職時扣除工裝折舊費合法嗎
2020-12-05試用期要交保險嗎
2021-02-11雇傭關系受傷怎么賠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