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托管是指一些不愿或不能耕種的人將土地委托給供銷合作社、種植大戶等合作組織,代為經營土地的行為。土地托管現象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土地制度改革過程中的新成果。通過大規模土地托管,在不改變農民土地承包權、收益權和享受國家惠農政策權利的前提下,實現了農業規模化、集約化、機械化生產,較好地解決了“誰來種田、怎么種田”的問題。土地托管如何打開農民增收的大門?
我們不用管全村的土地托管和種地,不僅不耽誤在外打工,還有收入。”8月8日,新河縣白深鄉劉秋口村村民劉*全這樣說。今年,他將20多畝土地交給合作社管理。
劉秋口村靠近清銀高速公路新河縣下道口。村里的勞動力大部分去北京和天津打工。延遲耕作、田間管理不當的現象已成為常態。為了有效利用土地資源,解決農民無錢種地、無勞動力種地、農民工難以兼顧種地的問題。在新河縣白深鄉六丘口村,成立了云紅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在不改變農民土地承包權、收益權和享受國家惠農政策權利的前提下,免費為村民提供高標準、規模化的土地托管,實現農業規模化、集約化、機械化生產,解決了“誰種地,誰種地,誰種地”的問題,如何種地”,人們的收入迅速增加。如果我們把土地交給合作社管理,我們什么都不用管。村里60歲的村民劉新說:“合作社跟商家談買種子、化肥的最低價格,省時、省力、省錢。”。
“我們與**莊綠豐種業簽訂了提供優質種子的合同。省、市、縣農業部門推薦的專用肥按成本價購買。深耕播種由縣農機局聘請專業人員進行,定期邀請農業專家進行技術指導,在收割過程中配置大型收割機械集中作業,收獲的小麥由綠豐種業高價銷售回收利用、直接壓碎、秸稈還田……”合作社負責人逐一介紹了各個環節。
“這個村統一種植、統一供肥、統一耕作、統一管理、統一澆水、統一收割、統一回收的‘七統一’模式,不僅解決了農民工的后顧之憂,而且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土地的規模化、集約化、機械化生產,降低了作業成本,減少了化肥、農藥、秸稈焚燒造成的污染,促進了農業產業化發展,實現了農民增收和農業增效。”白深鄉干部秦×和說。
村民劉*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以今年冬小麥播種為例,市場價每畝30元,村里為群眾集中播種機,每畝只收20元,增加了耕作、管理、收割等環節的費用,增加了土地產量,每畝每年增加500元。土地托管后,不再因農忙耽誤外出務工,每年多掙2000元。我們這對年輕夫婦的收入每年增加幾萬元。”據了解,劉秋口村1600多畝土地經“托管”后,總產165萬斤,產值261.5萬元,穩定增收50萬元。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網上轉賬記錄有法律效力嗎
2020-11-21行政賠償訴訟的管轄是如何確定的
2021-02-08假冒注冊商標罪的立案標準
2020-11-11交通事故需要賠償哪些費用
2021-02-07指定管轄的取證困難
2020-11-12仲裁協議的獨立原則是如何的
2020-12-15合同滯納金標準
2021-03-14離婚財產糾紛怎么解決
2021-03-24集資房買賣合同效力如何
2021-01-30終止的勞動合同應保存多久
2021-01-20勞動關系確認勞動關系爭議情形
2021-03-06怎么對抗政府非法征地
2021-02-17勞動關系轉移三方協議
2020-12-11新大洲產品責任保險條款
2020-11-22買了自燃損失險,車輛著火了,就一定能得到賠償..
2021-02-20保險居間合約的范本是怎樣的
2021-03-25保險合同中默示保證與明示保證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18獲得第三者賠償后還可以向保險公司索賠嗎
2021-01-29全車盜搶險保險公司免責的情形
2020-11-23保險人解除保險合同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