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權人對哪些合同有留置權?《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合同法》于2020年12月31日生效。屆時,這一規定將被民法典取代,相關司法解釋將失效。《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是:留置權是指債務人的債權動產已經被占有,當債權不能履行同樣的功能時,是留置該動產作為擔保,在清償前實現債權的權利。留置權的設立必須符合下列條件:(1)債權人必須按照合同約定占有債務人的動產。占有債務人動產是留置權的基本要件。這一要件可以從三個方面來分析:第一,留置權的主體是債權人。占有債務人的財產是不合法的,因此不得行使留置權;但是,留置權不能為所有對他人財產的合法占有而成立。管理人無正當理由占有他人財產的,雖為合法占有,但不能成立留置權;只有保管合同、運輸合同、加工合同產生的債權才能享有留置權。第二,留置權的客體是債務人的財產。債權人占有的財產必須是債務人的財產,不屬于債務人的財產不能保留。第三,留置權的財產必須是動產。債權人按照合同約定占有債務人的動產,債務人未在合同約定的期限內履行債務的,債權人有權留置該動產。例如,施工合同就其本質而言也是一種加工合同,但承包人不得留置建筑物。(2) 債權的發生與動產有關。所謂牽連關系,是指債權人對動產的留置權與債權基于同一法律關系。例如,在加工合同中,由于訂貨方不支付加工費用,承包人有權保留訂貨方交付的加工訂貨貨物。動產與債權無關的,不成立留置權。也就是說,留置權人不得以本合同的權利為其他無關債務標的物的留置權提供擔保。(3) 債務一定到了到期日了。留置權的設立,必須以債權達到清償期限,債務人未清償債務為基礎。債權未到清償期限的,債務人處于自覺履行合同的狀態。不知道債務人是否有意識地按時還債。此時,對尚未行使留置權的債務人財產行使留置權,違背了民事活動的公平原則。只有當債權達到清償期限,債務人仍不履行債務時,債權人才能扣押債務人依法占有的動產。同時,在重復合同中,如果占有對方財產的一方當事人不履行自己的債務,即使債權已經到期,也不能主張行使留置權。加工合同中承包人未完成定制化項目的,不得主張留置權。以上是相關的答案,在加工合同中,這可以實現留置權,或者在一些施工合同和保管合同中,那么就有留置權,當債務人不履行時,那么你可以直接留下相應的貨物,如果你有其他法律問題,可以咨詢律師網相關律師。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政府違法征地時農民應當怎么做
2021-01-29商標被侵權怎么辦
2021-02-03求職者對試用期有哪些誤區
2021-03-20登高作業違法規定如何處罰
2021-01-28怎樣進行著作權注冊
2021-02-04網上投訴能撤銷嗎
2021-01-17監護人能用被監護人的錢嗎
2020-11-23老人有存款能要贍養費嗎
2020-12-15怎么可以提高孩子的撫養費用?
2021-01-01勞動合同不變更要賠償嗎
2020-11-09反擔保合同的保證期間多久起算
2021-03-05沒有要約的合同是否要執行
2021-01-19找車拉貨算雇傭關系嗎
2021-01-09電梯事故死人構成犯罪嗎
2020-12-14房產他項之后還能債權轉讓嗎
2021-03-19對于未約定補償金的競業禁止協議有效嗎
2021-03-23深圳補交社保勞動仲裁能補幾年
2021-02-04人壽保險合同內容和投保理賠
2020-11-25保險經紀人是什么
2021-01-26保險合同的受益人是指什么,什么情況下沒有受益人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