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權法》第一百零九條規定:“拾得遺失物的,應當返還債權人。發現的人應當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關部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七十條規定,非法占有他人遺忘物、埋藏物,拒不交出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貪污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非法占有交由自己保管的財物、遺忘的財物或者埋藏的財物,數額巨大,拒不返還的行為。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凡年滿十六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構成本罪。本罪的主觀方面必須是出于故意,即明知屬于他人所交的財物、遺忘物、埋藏物,仍然非法占有。犯罪客體限定為三種財產:
第一種是他人代為保管的財產;
第二種是他人遺忘的財產,不等于遺失的財產,也不同于遺棄的財產;
第三種是他人埋藏的財產。它不等于丟失的財產。對于丟失的財產,如果不歸還,可能存在民事法律關系或道德譴責。
作為侵占罪的法定客體之一,遺忘物是否包括遺失物,仍然是我國刑法學界和實務界爭議的問題之一。有一種觀點認為,我們應該區分被遺忘者和迷失者。遺忘財產,是指財產所有人或者財產持有人故意將財產放在某個地方,由于一時疏忽而忘記帶走,暫時失去控制的財產。失物是指所有權人或者持票人因過失,不小心將自己的財產遺失在某處,使自己失去控制的行為。另一種觀點認為,遺忘物和遺失物是同一事物的不同表述。他認為,遺忘物又稱遺失物,是指動產非出于占有人或者所有人的原意而發生的意外滅失。有兩個條件:
第一,損失不得出于占有人或所有人的原意;第二,必須是意外損失。第一百一十七條侵占國家、集體或者其他財產的,應當返還財產;不能返還的,應當折價賠償。國家、集體財產或者他人財產受到損害的,應當恢復原狀或者折價賠償。受害人遭受其他重大損失的,侵權人應當賠償損失。第一百三十四條民事責任的承擔方式主要有:停止侵權、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修理、重做、更換、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消除影響,恢復名譽;道歉。上述民事責任承擔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并適用。除上述規定外,人民法院還可以依法訓誡、責令簽署悔罪書,沒收財產和違法所得,并處罰款、拘留。
對于您提出的“關于占有他人被遺忘財產的法律規定是什么”的問題,我們已經整理好了。占有他人遺忘財產數額較大的,拒不移交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你有任何問題,請咨詢我們的律師。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村房屋拆遷的補償方式有哪些
2020-12-01國家賠償質證程序
2021-02-14傳統老字號可以轉讓嗎
2020-11-25婚姻自由與婚姻自主權有沒有區別
2021-03-10法律中規定的合同保全措施有哪些
2021-01-27交通事故定責可以協商嗎
2021-01-10勞務外包工傷責任如何擔責
2021-01-10如何勞動爭議的法院管轄地
2021-03-02意外險和交通事故可否重復賠償
2021-01-17【保險合同法】責任保險的可能責任
2021-01-10高速路上追尾別人的責任需要聯系保險公司嗎
2021-01-29投保人在投保時要保護自己的利益應該如何處理呢
2020-11-12稅務代理的業務范圍是什么
2021-03-22準保戶的開拓步驟
2021-01-20什么是農戶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
2020-11-13土地出讓合同書怎么寫
2021-02-02土地互換20年對方反悔怎么辦
2021-02-08農村土地流轉糾紛的原因和解決方法是什么
2020-12-24土地流轉后,土地被征收應該屬于誰
2021-01-30土地流轉時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享有優先權是指什么意思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