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和王在山東有一所房子。2004年,王某因病去世,之后兒子汪洋出生。因為在王某留下的一套房產分割問題上,爺爺主張所有房產歸他所有,并拒絕與孫子、兒媳分割房產。經過協商未能達成協議,兒媳和孫子最終以原告身份將爺爺告上法庭,請求法院解決房地產繼承糾紛。原告主張,王某的遺產應由他們和王某的父親作為法定繼承人共同繼承。但被告的爺爺說:他買房子時出資1萬元,占購房總價的2/3,所以房子不是王某和李某的共同財產,而是王某一家的財產。而且,王某生前留下遺囑,明明把房子給了他,這房子不適用合法繼承。經查,王某與李某于1998年結婚。2002年,王某與區某房地產管理公司簽訂了《市政府直屬公房買賣合同》購買糾紛房屋,其中1萬元是向其父親借款。同年,王某以自己的名義申請了房屋所有權證和國有土地使用證。2003年,王某還給父親貸款1萬元。王在2004年4月12日寫了一份遺囑,明確表示將把有爭議的房子呈交給父親。那么,在這次房地產繼承糾紛中,原告的兒媳和孫子真的沒有繼承權嗎?答案是否定的。
繼承始于死者死亡后,這是繼承的第一個條件。而遺產是在繼承人生前屬于個人的財產。
談到不動產繼承,在現實生活中,許多財產是常見的。當一方死亡時,并非所有財產都成為遺產。首先要劃分房地產的產權,然后繼承遺產。
在這種情況下,繼承權是在王死后開始的。我國《繼承法》第五條規定:“繼承開始后,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有遺贈扶養協議的,按照協議辦理。”留遺囑的,本案應按遺囑繼承處理。《繼承法》第26條規定:“除另有約定外,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共有的財產,一半歸夫妻所有,其余的歸被繼承人繼承。《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三十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規定:“遺囑人通過遺囑處分國家、集體或者他人所有的財產的,該部分遺囑視為無效。”王、李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取得王名下的房屋,應該是夫妻共同財產。雖然爺爺在購買有爭議的房子時聲稱投資1萬元,但這1萬元應該算是購房貸款,王某已經歸還。王死后,房子的一半應該歸李某所有,另一半可以算是王某的遺贈。在遺囑中,王某將全部不動產處分給了父親,這侵犯了李某的部分財產權。遺囑的這一部分應該是無效的。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墊付醫藥費的是否需要償還
2021-03-19汽車按揭貸款還完后需要什么手續
2021-02-15一方存折寫父母的名字,離婚怎么證明是夫妻共同財產
2021-03-08擔保合同無效有幾種情況
2020-12-10煤礦辭退體檢嗎
2021-02-20職工集資建房政策有什么規定嗎
2021-03-21員工簽保密協議公司不給保密費怎么維權
2020-12-23認定勞動關系的存在可依據哪些憑證
2021-03-14涉外勞動爭議管轄權歸屬問題解答
2021-01-23無證駕駛時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3-20交通肇事后逃逸惹糾紛保險公司是否可因逃逸拒賠
2020-11-16車禍理賠需要哪些資料
2020-12-23保險單丟了能理賠嗎
2020-12-03保險經紀人與保險代理人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10個人保險代理人的法律地位之爭 代理關系抑或勞動關系
2021-02-18在拆遷中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報告有什么要求
2021-02-15棚戶區拆遷補償和正常房屋拆遷有什么區別
2021-01-15遭遇司法強拆能否上訴
2021-03-11拆遷安置房需要交契稅嗎
2021-02-14農村拆遷宅基地如何賠償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