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處理開發商在合同中的欺詐行為,是指合同一方故意隱瞞或歪曲事實,以達到牟利的目的。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經營者欺詐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應當根據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數額,增加的賠償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費用的兩倍。在實踐中,對于是否也應適用上述規定來增加開發商的欺詐責任,法學界存在很大分歧。多數人認為購房是一種合同行為,應當適用合同法,而不適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也有人認為購房也是一種消費行為,應當適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房地產開發企業銷售時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買受人可以要求解除合同,并可以要求出賣人支付雙倍的價款。
1。故意隱瞞未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或者提供虛假商品房預售許可證的;
2。故意隱瞞所售房屋已抵押的事實;
3。故意隱瞞所售房屋已賣給第三人或者房屋被拆遷補償的事實。但在現實生活中,由于買賣雙方信息的不平等,商品房銷售中的欺詐行為遠不止上述三種情況,希望有識之士再接再厲,爭取購房者的消費者地位,盡可能保護購房者的利益。需要提醒購房者的是,只有三種情況適用雙倍賠償原則,購房者在購房時不要大意。購房時仍應按本書前幾章所述方法對項目進行法律審查,以免上當受騙,無法索賠。如何解決購房糾紛
解決合同糾紛有四種方式,即協商、調解、仲裁和訴訟。其中,合同當事人應當依照法律和合同的有關規定通過協商解決爭議,也可以通過調解解決,即民間組織應當按照自愿、合法的原則解決爭議。這兩種方式是最方便、最方便的。其次,根據合同中的仲裁條款或事后達成的仲裁協議,解決糾紛的方式與向法院起訴的方式相比,也有利于案件的快速解決,降低解決成本。當然,訴訟雖然費時、費錢,但卻是解決合同糾紛最重要、最權威的方式。
當開發商欺騙自己時,購房者必須通過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權益。不能因為開發者很強大就勸說他們,否則他們會遭遇更多的后果。如果開發商欺詐,當事人需要處理,但不知道具體的方法和要求。他們可以來律師網找律師幫忙。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村里簽的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17交通事故致人死亡附帶民事訴訟
2020-11-30交通事故受害人的誤工費的賠償
2021-03-09房產證上會有抵押信息嗎
2020-12-10被迫簽訂有欺詐性合同如何處理
2021-02-05如何避免醫療糾紛的發生
2020-12-10變更勞動合同時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1-28被裁員公司不給經濟賠償怎么辦
2021-03-18給父母買保險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2-18人身保險合同無效的事由有哪些
2021-01-30對方全責保險理賠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26意外傷害保險理賠申請書怎么寫
2020-12-07一般投保人可以選擇重復保險嗎
2021-01-25什么是保險顧問和核心競爭力
2020-12-19“車泡水”車險是否應該賠償
2021-01-09保險監管的必要性是什么
2020-12-25保險受益權的涵義
2020-11-27保險合同未約定自殘免責時,被保險人自殘應如何處理?
2020-12-01修改建設工程承包合同標準文本的通用條款是否有效
2021-01-20土地出讓能設置條件嗎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