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處理開發商在合同中的欺詐行為,是指合同一方故意隱瞞或歪曲事實,以達到牟利的目的。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經營者欺詐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應當根據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數額,增加的賠償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費用的兩倍。在實踐中,對于是否也應適用上述規定來增加開發商的欺詐責任,法學界存在很大分歧。多數人認為購房是一種合同行為,應當適用合同法,而不適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也有人認為購房也是一種消費行為,應當適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房地產開發企業銷售時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買受人可以要求解除合同,并可以要求出賣人支付雙倍的價款。
1。故意隱瞞未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或者提供虛假商品房預售許可證的;
2。故意隱瞞所售房屋已抵押的事實;
3。故意隱瞞所售房屋已賣給第三人或者房屋被拆遷補償的事實。但在現實生活中,由于買賣雙方信息的不平等,商品房銷售中的欺詐行為遠不止上述三種情況,希望有識之士再接再厲,爭取購房者的消費者地位,盡可能保護購房者的利益。需要提醒購房者的是,只有三種情況適用雙倍賠償原則,購房者在購房時不要大意。購房時仍應按本書前幾章所述方法對項目進行法律審查,以免上當受騙,無法索賠。如何解決購房糾紛
解決合同糾紛有四種方式,即協商、調解、仲裁和訴訟。其中,合同當事人應當依照法律和合同的有關規定通過協商解決爭議,也可以通過調解解決,即民間組織應當按照自愿、合法的原則解決爭議。這兩種方式是最方便、最方便的。其次,根據合同中的仲裁條款或事后達成的仲裁協議,解決糾紛的方式與向法院起訴的方式相比,也有利于案件的快速解決,降低解決成本。當然,訴訟雖然費時、費錢,但卻是解決合同糾紛最重要、最權威的方式。
當開發商欺騙自己時,購房者必須通過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權益。不能因為開發者很強大就勸說他們,否則他們會遭遇更多的后果。如果開發商欺詐,當事人需要處理,但不知道具體的方法和要求。他們可以來律師網找律師幫忙。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年好友往寶馬發動機倒白糖,發動機報廢,構成侵權嗎
2021-02-24土地確權錯了該找誰
2020-11-11單位墊付醫療費用如何賠償
2020-12-05律師介入政府征收補償工作的重要意義
2020-12-15盜用場地圖片侵犯什么權
2021-01-08親生子女撫養權怎么爭取
2021-02-10贍養費包括哪些費用,贍養費如何計算
2021-02-28撤銷強制執行兩個月了怎么還沒消除
2021-03-19交通事故車損鑒定程序
2021-02-12發生交通事故訴訟糾紛要做些什么
2020-11-13城市商業銀行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
2021-01-24補充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24小孩商場電梯受傷賠償應該找誰
2021-03-07購房要注意的知識有哪些
2021-01-13細數常見的房地產中介的欺詐行為
2021-03-20是否對其他單位承擔競業限制義務
2021-03-19單位給員工調崗應該怎么做
2021-01-23產品責任法律了解
2021-03-08訴訟財產保全責任保險初探
2021-01-25為孩子買的人身保險離婚后可不可以分割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