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根據個人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房屋轉讓所得屬于財產轉讓所得。財產轉讓所得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后的余額,按照20%的稅率計算納稅。第二,《北京市實施細則》頒布后,稅務機關應該采取什么方法確定房屋原值和計算應納稅額?
答:根據《北京市地方稅務局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關于進一步做好征收關稅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的公告》(2013年第3號),對個人轉讓房屋依法征稅個人所得稅條例規定,主管稅務機關能夠通過稅收征管、房屋登記等信息系統核實房屋原值的,應當嚴格依法按轉讓所得的20%計算征收。
(1)自2013年3月31日(含)起,納稅人在完成網上簽約的二手房交易和辦理房屋轉讓個人所得稅申報時,應當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征收個人所得稅有關問題的通知》的規定,對其征收個人所得稅《個人房屋轉讓所得》(國稅發[2006]108號)和《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房屋轉讓所得稅收征管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6]33號)提供了相應的證明,證明房屋原值。根據不同的住房供應量,房屋原值如下:
1。自建房:指在建造和取得產權時所支付的實際建造成本和相關稅費。經濟適用房(含合作建房和安居工程):原購房人實際繳納的房價及相關稅費,以及按規定繳納的土地出讓金。購買的公有住房:按當地經濟適用住房價格計算的原公有住房標準面積價格,加上原公有住房超過標準面積價格,以及按規定向財政部門(或原產權單位)繳納的收入和相關稅費。
已購公共住房是指城鎮職工按照國家和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城鎮住房制度改革的政策規定,以成本價(或標準價)購買的公共住房。經濟適用住房的價格按照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規定的標準確定。城鎮安置房:根據《城鎮房屋拆遷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305號)和《建設部關于印發城鎮房屋拆遷評估指導意見的通知》(建房[2003]234號)等有關規定,原值分別為:
(1)取得房屋拆遷貨幣補償后實際支付的購房房價(2)被置換房屋原值為《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規定的價格及相關稅費(3)房屋拆遷采取產權交易方式。被拆遷人除換房外獲得部分貨幣補償的,以《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約定的價格和相關稅費減去貨幣補償的差額作為換房的原價;(4)房屋拆遷采取產權交易方式。被拆遷人取得被拆遷房屋并支付部分貨幣的,被拆遷房屋原值為《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約定的價格,加上支付的貨幣和繳納的相關稅費。
能提供相應房屋原值憑證的,由主管稅務機關審核相應憑證后確定房屋原值。納稅人同時提供購房發票和契稅完稅證明的,按哪一份確定房屋原值。
納稅人不能提供相應房屋原值證明的,主管稅務機關應當通過稅收征管、房屋登記等信息系統核實房屋原值。(2)主管稅務機關應當加強審核核實房屋轉讓過程中繳納的稅款以及與房屋裝修、房屋貸款利息、手續費、公證費等有關的費用,納稅人未提交有關費用憑證的,主管稅務機關應當要求納稅人改正;納稅人不改正的,經納稅人簽字確認后,主管稅務機關按照有關規定處理。(3) 能夠確定房屋原值及相關合理費用的,個人所得稅按照房屋原值及相關合理費用在房屋交易價格中扣除后的余額,按20%的稅率計算。
納稅人無法提供相應的房屋原值證明,主管稅務機關無法通過稅收征管、房屋登記等信息系統核實房屋原值的,個人所得稅按房屋交易價格按核定征收率1%計算。(4) 納稅人申報的房屋交易價格無正當理由明顯低于市場價格的,主管稅務機關有權根據有關情況核定轉讓收入。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住房轉讓所得征收個人所得稅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6]108號),住房轉讓過程中繳納的稅款是指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納稅人在房屋轉讓過程中繳納的稅費包括教育費附加、土地增值稅、印花稅等稅費。(1)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住房轉讓所得征收個人所得稅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6]108號),納稅人實際支付裝修費用,如能提供統一的稅務發票,且發票所列付款人姓名與轉讓房屋產權人姓名一致的,稅務機關應根據審核情況,按以下比例扣除轉讓房屋的實際裝修費用:
1。已購公有住房和經濟適用住房的最高扣除限額為房屋原值的15%;
2。商品房等住房最高扣除限額為房屋原值的10%。
納稅人原購房為裝修房,即合同中注明房價含裝修費(鋪地板、配衛生潔具、廚具等)的,裝修費不得重復扣除。(2)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住房轉讓稅收征管工作的通知》(國稅發[2007]33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在計算繳納個人住房轉讓所得稅時,不得扣除裝修費:
1;
2。發票上注明的付款人姓名與財產所有人或共同所有人姓名不一致;
3。發票由建材市場、批發市場管理機構開具,未附進貨清單。對于轉讓個人使用5年以上取得的所得,哪一個是家庭唯一的客廳,是否繼續免征個人所得稅?
答: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的有關規定,個人使用權轉讓取得的收入5年以上,是家庭唯一的起居室,免征個人所得稅。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取保候審的最新法律規定
2021-02-27保全退費暫停是貸款嗎
2021-02-15股東的個人財產和公司財產的區別
2020-11-11侵權賠償協議能否約定管轄
2020-11-23無證遺產房產怎樣保全
2020-12-12醫療后又工亡如何賠償
2020-12-27被判緩刑會影響子女嗎
2020-12-09挪用公款 承擔什么責任
2021-01-27勞務外包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1-02-05人壽保險的受益人是誰,人壽保險該怎么理賠
2021-02-08意外傷害賠償案例分析
2021-03-07飛機延誤2小時有賠償嗎
2021-01-19車險理賠中的常見問題
2021-01-07本案保險合同約定損失賠償是否成立
2021-02-09投保企業財產保險綜合險的計算公式
2021-01-03保險法是如何規定固定資產投保的內容
2021-01-20保險代理人的三大種類
2021-02-17集體土地流轉如何登記
2020-11-10農村空心房拆遷補償最新標準,拆遷一平米補償多少
2020-12-21農村宅基地房產拆遷子女繼承權是怎樣的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