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人不配合經營時,如何變更公司法定代表人的職務是公司章程規定的,變更法定代表人需經股東大會決定。公司法定代表人變更已通過法定表決程序,現任法定代表人不配合辦理的,可以依法提起訴訟,請求協助辦理變更手續
第十三條公司法定代表人為董事長,執行董事、經理依照公司章程的規定,并依法登記。第三十八條股東會行使下列職權:。決定公司的經營方針和投資計劃;2.選舉和更換非職工代表的董事、監事;3.審議批準董事會的報告,審議批準監事會或者監事的報告;審議批準公司的年度財務預算方案、決算方案;審議批準公司的利潤分配方案和彌補虧損方案;對公司增加或者減少注冊資本作出決議;對發行公司債券作出決議;對公司合并、分立、解散作出決議,股東對前款所列事項書面一致同意的,可以不召開股東會直接作出決定,決定文件由全體股東簽字蓋章法定代表人
法定代表人是指依法代表法人行使民事權利、履行民事義務的主要負責人(如廠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四十八條規定,法人由法定代表人起訴;其他組織由其主要負責人起訴。法定代表人有權直接代表本單位向人民法院起訴、答辯。其訴訟行為是本單位(或法人)的訴訟行為,直接對本單位(或法人)具有法律效力。法定代表人與法定代表人有一定的區別。法定代表人的行為不是被代表人的行為,而是對委托人具有直接的法律效力。法定代表人的行為就是企業的行為,事業單位等
法定代表人的定義
法定代表人是指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規定,代表法人行使職權的負責人。我國法律實行單一法定代表人制度。一般來說,法人的首席執行官是唯一的法定代表人。公司為董事長、執行董事、經理的(《公司法》第十三條),證券交易所法定代表人為總經理的(《證券法》第一百零七條)。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的法定代表人應當是廠長或者經理
法定代表人與公司法人之間的內部關系往往是勞動合同關系,因此法定代表人屬于職工范疇。但在對外關系方面,法定代表人以法人名義進行民事活動時,法定代表人與法人的關系不是代理關系,而是代表關系,而法定代表人的權力來源于法律的明確授權,因此不需要法人的授權委托書。因此,法定代表人的對外義務行為是法人行為,其后果由法人承擔(《民法通則》第43條)。另外,公司法人不配合經營的,法人不得以善意對抗第三人,受法定代表人內部權限的限制(《合同法》第五十條),公司其他股東可以召開股東大會。經股東同意,可以更換現任法定代表人,然后更換新的法定代表人。在此基礎上,本文對法人不合作經營的相關內容進行了梳理。可見,如果原法定代表人不同意變更法人,是因為不配合公司的經營而違反公司章程的,因此可以請求法院幫助變更公司法人。更多問題,律師事務所提供專業法律咨詢服務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哪些合同屬于效力待定合同
2021-01-14個人財產損失多少立案
2021-03-03房產公證費用的計算標準
2020-11-13實習期簽訂兩年合同辭職要交違約金嗎
2020-11-13侵害名譽權的構成要件
2021-03-23未約定保證方式債權人直接找保證人還款合法嗎
2021-02-15抵押物滅失怎么辦
2020-11-13爺爺奶奶有探視權嗎
2020-11-28房屋遺產繼承需要進行公證嗎
2021-03-16離婚時一方主張財產是個人財產應提供什么樣的證據
2021-02-22企業會遇到哪些常見的合同欺詐行為
2021-01-28拆遷安置房有什么優勢
2021-02-08什么是房地產登記?
2021-03-25解除勞動合同后是否要遵守競業限制
2021-03-10未登記的房產能繼承嗎
2020-12-16辭退后有工資嗎
2021-01-08壽險理賠時需要提供哪些材料
2021-01-04海洋貨物運輸保險有哪些種類
2020-12-11交通事故被保險人無責,保險公司被判賠償
2020-12-18保險合同變更的要件有哪些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