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年金是企業與職工在依法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通過集體協商建立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是我國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第二支柱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立企業年金有利于完善員工薪酬制度,展示良好的企業文化,增強人才吸引力,穩定職工隊伍。職工參加企業年金有利于在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增加養老金積累,從而進一步提高退休后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質量
企業年金辦法主要適用于企業及其職工。應當看到,經過多年改革發展,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已覆蓋城鎮各類企業及其職工、社會團體及其專職工作人員、機關事業單位編制外工作人員,其他用人單位及其職工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建立補充養老保險的,參照本辦法執行。因此,只要參加過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用人單位及其職工能夠建立企業年金制度
管理模式
企業年金實行完全積累,并為每位參加企業年金的職工建立企業年金個人賬戶。職工企業年金個人賬戶下有企業繳費子賬戶和個人繳費子賬戶,分別記錄企業繳費分配給個人的部分及其投資收益,以及個人繳費及其投資收益。企業年金基金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投資運營,企業及其職工建立企業年金時,投資運營收入納入企業年金基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依法履行繳費義務,企業有相應的經濟承受能力
企業與職工通過集體協商決定建立企業年金,然后制定企業年金計劃。企業年金計劃應當提交職工代表大會或者職工代表大會討論批準,并報縣級以上地方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主管部門。
企業年金遵循信托法原則。企業年金計劃備案后,企業和職工(統稱委托人)應當選擇企業年金的受托人(國家規定的法人受托人或者企業按照國家規定設立的企業年金理事會),企業應當代表委托人與受托人簽訂受托管理合同。受托人簽訂委托管理合同后,應當委托具有企業年金管理資格的賬戶管理人、投資管理人和受托人負責企業年金基金的賬戶管理、投資運作和托管。企業年金基金管理人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相互配合,共同實現企業年金基金的依法運作和保值增值,籌資和分配的比例和方式、賬戶管理、權益歸屬、資金管理、支付方式、計劃變更和終止、組織管理和監督方式,以及實踐中雙方約定的其他事項,企業確實有變更和終止企業年金計劃的需要,《辦法》第十一條規定,企業和職工可以根據企業情況和國家政策法規變更企業年金計劃。企業解散、被撤銷、被宣告破產或者發生不可抗力,出現企業年金計劃規定的其他終止條件的,企業年金計劃終止。企業年金計劃變更和終止所需材料按照《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企業年金計劃備案工作的意見》(人社辦〔2014〕60號)執行>企業年金所需費用由企業和職工個人共同支付。企業年度支付不超過企業職工工資總額的8%,企業和職工個人支付總額不超過企業職工工資總額的12%。具體費用由企業與職工協商確定,職工個人繳費由企業從職工個人工資中代扣代繳年金個人賬戶按照企業年金計劃確定的比例和方式,員工個人繳費應計入自己的企業年金個人賬戶。根據員工崗位、職責和貢獻的不同,企業薪酬分配存在一定差異,體現了企業年金的激勵效果;同時,也要兼顧公平,控制差距。職工企業年金個人賬戶中企業本期支付的最高金額不得超過平均金額的5倍。不能繼續支付的情形消失后,企業和職工應當恢復支付,暫停支付時,可以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按照企業年金計劃補足,補繳的期限和金額不得超過實際停繳的期限和金額。這一規定既符合企業年金的實際運作,體現了企業年金制度的靈活性,也體現了對企業市場支配地位的尊重和關懷,同時也有助于企業和職工根據自身經濟情況合理支付暫停支付的款項,從而在實踐中更好地維護職工的企業年金權益,對于職工企業年金個人賬戶中的企業繳費和投資收益,企業年金方案一般設定了屬于職工個人的規則,但有些規則并不合理,不利于保護職工權益的《企業法》第十五條規定,企業與職工應當相互協商。可以規定,職工企業年金個人賬戶中的企業繳費和投資收益,從一開始就歸職工所有。也可以規定,隨著職工在企業工作年限的增加,企業出資和投資收益逐步歸職工所有,全部歸職工所有的期限不得超過8年,為保護流動職工在企業年金中的權益,《辦法》在完善企業年金個人賬戶劃賬規定的基礎上,增加與職業年金轉移掛鉤的規定。即職工變更工作單位時,新用人單位已建立企業(職業)年金的,原企業年金的個人賬戶權益轉入新用人單位的企業(職業)年金;新用人單位未設立企業(職業)年金的,原企業年金個人賬戶可由原管理機構臨時管理,也可由法人托管機構發起的集體計劃設立的預留賬戶臨時管理。此外,《辦法》還明確了企業年金計劃終止后職工企業年金個人賬戶的轉移方式。<根據《辦法》第二十四條規定,職工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可以領取企業年金,完全喪失在國外工作和定居的能力;職工、退休人員死亡后,其企業年金個人賬戶余額可以繼承。其中,新的內容是員工在完全喪失勞動能力時可以領取企業年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同案犯能否作為親屬委托律師
2021-01-15股權激勵離職后多長時間可以退回
2021-02-06盜版被告怎么賠償
2020-11-22怎么查自己是否有罰單
2020-11-14治安拘留可以去探望嗎
2020-12-06法院管轄的確定
2021-01-20公有住房承租人糾紛怎么辦
2020-11-12離婚訴訟書可以寫得詳細點嗎
2021-03-09精神出軌的離婚證據有哪些
2021-02-22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后應該如何辦理轉移手續
2020-12-24勞務外包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1-02-05航空意外險有效期是多久
2021-02-22購買年金保險的注意事項
2021-03-26家庭財產保險不承擔賠償責任的情況有哪些
2020-12-14購車險小心“高投低賠”
2020-12-17怎樣區分保險事故發生前后的解除
2020-12-26人身保險新型產品包括哪些?
2021-02-08本案保險公司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3-06如何確定保險合同的保險期限起算時點
2021-02-24保險公司夸大保險保障范圍如何處理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