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任法定代表人有哪些風險p>
一般來說,根據法律、法規和公司章程的規定,法定代表人以公司名義的行為視為公司行為,公司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也就是說,在正常情況下,法定代表人代表公司履行職責的行為不承擔法律責任,但在某些特殊情況下,由于法定代表人的特殊地位和職責,在一定條件下,法定代表人可以對公司的行為承擔相應的民事、行政或刑事責任。但是,這種情況往往是由于法定代表人違反法律、法規和公司章程的規定,或者忠實勤勉義務
(1)法定代表人的職務行為應當是公司對外的責任一般認為,公司法定代表人以公司名義進行的經營活動屬于履行職責的行為,由此產生的相關民事責任由公司承擔,法定代表人不因其職責而承擔民事責任
此外,法定代表人越權行為,構成表見代理的,即:,第三人有充分理由認為對方是法人的代理人,法人對法定代表人的行為也應當向第三人負責(2)根據《公司法》第149條的規定,因法定代表人的故意或者過失,法定代表人可能需要賠償給公司造成的損失,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執行公司職務時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本章程的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因法定代表人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本章程的規定造成公司損失的,即使法定代表人履行公司職責,公司承擔相關責任后,有權要求法定代表人賠償損失。(3)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行為損害公司利益的,法定代表人可以向公司承擔賠償責任《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七條規定:“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司章程,對公司承擔忠實義務和勤勉義務。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得利用職權收受賄賂或者其他非法收入,不得侵占公司財產p> (一)超越登記機關核準登記的經營范圍從事非法經營活動的;(二)向登記機關、稅務機關隱瞞真實情況或者弄虛作假的;(三)抽逃資金、隱匿財產逃避債務的;(四)解散后擅自處分財產的,撤銷、破產(五)變更、終止時未及時申請登記、公告的,(六)依照上述規定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從事法律禁止的其他損害國家或者社會公眾利益的活動,在某些情況下,致使利害關系人遭受重大損失的,公司違反法律、法規的,法定代表人可以承擔行政責任。除非法定代表人能夠證明自己對公司行為一無所知,沒有主觀過錯和失職行為,否則有問題需要通過溝通解決。如果你對內容不清楚,你還想了解更多。建議您及時向律霸在線律師求助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村征地補償是怎么樣的
2021-02-10在中國黑客犯法嗎
2020-12-25對勞務派遣人員違紀應怎么處罰
2021-02-02商鋪使用權抵押合同怎么寫
2021-02-13交通事故類網友問答
2021-02-20使用假的畢業證如何處罰
2021-01-04有限合伙人的財產份額可以繼承嗎
2021-02-28合同違約賠償標準最高是多少
2021-01-30國有資產的拍賣程序介紹
2021-02-16股東變更前的債務與新股東有關系嗎
2021-02-14交通事故全責無力賠償怎么處理
2020-11-17購房人何時可解除購房合同
2020-12-19已登記的地役權首次登記需要的材料
2020-11-26哪些霸王條款購房時應該注意
2021-01-24員工學歷造假企業是否可以解除合同
2021-03-02合同變更競業限制還有效嗎
2021-01-16如何充分發揮企業工會的積極作用
2021-02-26意外險車禍手骨折能賠多少錢
2021-02-19國際貨物運輸保險合同的內容有哪些
2021-01-31建筑工程保險合同
202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