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簡介]
王先生是一家廣告公司的員工。雙方于2011年8月1日至2004年8月1日簽訂《員工聘用合同》,約定“乙方(王先生)在合同期內或合同期后,不得向任何人泄露企業商業秘密。乙方在服務期內不得從事與本企業無關的業務,否則給甲方(廣告公司)造成的損失由乙方承擔全部責任,直至承擔法律責任。如因其他原因終止合同或辭職,乙方應向部門負責人歸還所有與運營有關的文件,包括信函、備忘錄、客戶信息、專業文件、圖表信息和培訓資料。離開公司五年內,不得從事與本行業有關的工作,不得與公司客戶有任何業務往來。”。某廣告公司稱,王某在離開公司后泄露了公司客戶名單等商業秘密,應賠償6萬元作為違約金。但在庭審中,一家廣告公司承認,該公司沒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二十二條對客戶名單等信息采取保密措施,勞動合同當事人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商業秘密和違反勞動法的事項;勞動法;《勞動合同約定的賠償辦法》第四條規定:“勞動者違反勞動合同約定的保密事項,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十條《禁止侵犯商業秘密若干規定》第二條規定“本規定所稱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包括:設計、戰略、產品配方、制造工藝、,制造方法、管理訣竅、客戶名單、產銷策略、招投標底價等內容”,員工與用人單位可以就工作中涉及商業秘密的事項簽訂保密協議。如果雇員違反保密協議,雇主可以追究雇員的責任。例如,客戶名單等信息可以納入商業秘密的范圍
在這種情況下,王某與廣告公司簽訂的員工勞動合同中有勞動合同條款,屬于雙方簽訂的勞動合同。雙方還就保密事項達成了相應的協議,如王某泄露廣告公司客戶名單等商業秘密,并應承擔相應的責任。但在庭審中,廣告公司承認對客戶名單等信息未采取保密措施,并提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十條“。。。本條所稱商業秘密,是指依照“實用的技術信息和商業信息,應當由權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規定,不為公眾所知,能夠給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的商業秘密,廣告公司對客戶名單等信息不采取保密措施,上述信息不屬于商業秘密。因此,廣告公司聲稱王某泄露商業秘密的事實無法成立
以上是小編為您安排的內容。原職工在保密期間泄露用人單位商業秘密,需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是否屬于商業秘密,需要人民法院判決。如果您的情況比較復雜,律師協會還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參加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2020年超期羈押造成的原因是什么
2021-02-22土地流轉和土地轉租,土地轉包有什么區別
2020-12-07店鋪轉讓費多少算合理
2020-11-28婚姻的效力意思表示真實與否
2020-12-19強拆是合法的還是違法的
2020-12-05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應該在哪里做
2021-01-17什么是擔保期限
2021-01-01軍人離婚財產分割原則
2021-03-04交通事故調解不成功怎么辦
2020-11-21工傷申請財產保全有必要嗎
2021-02-25婚內協議書需要公證嗎
2021-03-05冤假錯案怎么舉報
2021-03-19信用報告中有強制執行記錄嗎
2021-01-04合同債權債務什么時候一起轉讓
2020-12-25關于虛假訴訟案件原審原告在再審期間申請撤訴如何處理
2020-12-16雇傭關系有責任比例嗎
2020-11-25勞動法是如何規定變更工種的
2021-01-15經濟補償金和經濟賠償金有什么不一樣
2020-12-23勞務合同的定義是什么
2021-01-29施工工程糾紛屬于勞動仲裁管轄嗎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