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送達的途徑及特殊要求
一是在法院張貼公告;
二是在受送人原住所地張貼公告;
三是在報紙上刊登公告。
前兩種方式,具有省時、節資、民眾易見易知之優,但存在公告范圍窄、公告發出難考證之不足。后種方式有公告范圍廣、正規、權威之優,但存在耗資費時、民眾難見難知之不足。因此,恰當選擇公告送達方式,具有積極意義,我們務必區別對待。
對下落不明的受送達人,盡量擇用國家級大眾報紙刊登公告,以求公告范圍廣、正規、權威。對下落不詳的受送達人,宜并用兩種張貼公告方式,以求省時節資、民眾易見易知。另外,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普及,互聯網走進平常百姓的生活,我們也可償試單獨或并用快捷簡便覆蓋面廣泛的互聯網發布公告,以期讓受送達人可以多渠道獲知相關信息。
從民訴法第九十二條的規定來看,有兩種情形可以適用公告送達。一種是受送達人下落不明的情形,另外一種是用本節規定的其他方式無法送達的情形,也就是說在直接送達、留置送達、委托送達、郵寄送達、轉交送達等五種送達方式無法送達的情形下才能適用公告送達。從法律規定來看,我們首先應該明確“下落不明”的概念。下落不明是指公民離開最后住所地沒有音訊的狀況。人民法院在送達相關法律文書時,只要受送達人處于下落不明的狀態,人民法院就可以使用公告送達。可見,“下落不明”僅指在送達法律文書的時間點上,而不是如宣告失蹤、宣告死亡制度必須經歷某個時間段。在核實受送達人下落不明時,應注意不能僅憑原告的一面之詞,或以一兩次電話聯系不上,或以一兩封信件被退回即認定被告下落不明。其次,對受送達人下落不明的舉證責任問題上,應由原告負舉證責任。原告在起訴時,必須有明確的被告。也是說,原告在起訴時,除了提供被告姓名(名稱)等基本情況外,還應該提供被告的送達地址或其他聯系方式。因此,對被告下落不明的事實應該由原告負舉證責任。當事人因客觀原因無法調查取證的,可以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相關證據。
公告送達可以在法院的公告欄、受送達人原住所地張貼公告,也可以在報紙上刊登公告;對公告送達方式有特殊要求的,按要求的方式進行公告。公告期滿,即視為送達。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隱名股東司法解釋是怎樣的
2020-12-18撤銷婚姻應在什么期限內提出
2021-02-14合伙人挪用公款犯法嗎
2021-03-02交通肇事與交通肇事罪有什么區別
2020-11-20挪用公款 承擔什么責任
2021-01-274萬元合同算欺詐嗎
2021-03-21代拍協議范本
2021-01-31純包工算雇傭關系嗎
2020-12-07駕駛員實習期肇事是否應予理賠
2020-12-24意外傷害險理賠流程的規定是什么
2020-12-15人壽保險合同到期要怎樣繳費
2021-03-14機動車發生全損應如何理賠
2021-01-20汽車保險投保時需注意什么
2021-01-08冰雹砸車保險賠嗎,如何理賠
2021-02-22財產保險合同履行的原則有哪些
2021-01-27被保險人的權力和義務
2020-11-16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什么意思
2021-01-14土地流轉互換糾紛的處理方法是什么
2021-02-08高速拆遷補償就比較低嗎
2020-11-18拆遷補償獎勵是怎么回事是不是越高越好
20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