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辭職一個月后可以申請勞動仲裁嗎p>
根據我國《勞動仲裁調解法》,勞動爭議仲裁期限為一年,辭職一個月后可以申請勞動仲裁,當事人應當收集足夠的證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限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計算,或另一方同意履行其義務。自中斷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當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理由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期限內申請仲裁的,仲裁期限中止。在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仲裁時效期間自中止時效事由消除之日起繼續計算,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在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根據《勞動法》第七十九條的規定,勞動爭議案件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仲裁是必要的程序。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還規定,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逾期不作出仲裁裁決或者不予受理決定,當事人不服的,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人民法院不予受理。這意味著仲裁部門不會受理通知,即堵塞了勞動者獲得司法救濟的最終渠道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解決了這一制度設計上的缺陷。根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規定,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自收到仲裁申請之日起五日內,對符合受理條件的,予以受理并通知申請人;認為不符合受理條件的,應當書面通知申請人不予受理,并說明理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不服或者逾期不作出裁決的,申請人可以就勞動爭議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第三,勞動者首先應當享受何種社會保險,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權利。目前,醫療保險實行職工住院醫療保險。職工患病住院的,在約定醫療機構發生的醫療費用超過規定費用的,由醫保基金支付,其余由企業和患者合理分擔;職工失業的,可以按規定領取失業保險金,在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患病的,可以到醫療部門指定醫院或者醫療行政部門戶口所在地申請醫療補助。職工達到國家和本市規定的退休年齡后,1992年以前參加工作的,繳費10年以上;1993年以后參加工作的,繳費15年以上,按月領取終身撫恤金,對單位和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的監督權。勞動者與單位簽訂勞動合同或者建立勞動關系時,他可以參照國務院發布的《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辦法》和《關于加強城鎮居民養老保險費征繳工作的若干規定》,了解和監督本單位參加社會保險和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情況這個城市的雇員。同時,對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建立職工個人養老保險賬戶、及時出具《個人養老保險賬戶存款結算表》、及時足額支付養老金等工作職責進行監督檢查,有權查詢單位和個人參加社會保險和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情況。勞動者有權通過勞動保障部門、職業介紹所等部門的信訪,了解和了解國家和本市有關勞動保障的法律、法規;如果您對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記載內容、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存款金額結算單有疑問,如讀者需要法律幫助,可持身份證到單位所在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歡迎他們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代持股份怎么簽才合法
2021-01-28刑事訴訟庭審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31股權質押貸款擔保有什么風險
2021-02-09離婚能向滿十八歲子女要贍養費嗎
2021-03-12怎樣寫婚外情離婚起訴書
2020-11-11能否主張繼承違建房產
2021-03-08股票如何繼承
2020-11-26土地重復抵押違法嗎
2021-01-24航班延誤險怎么賠償,如何申請
2020-11-29健康保險包括哪些
2020-11-28交通事故不理賠情形
2020-12-20《人身保險新型產品信息披露管理辦法》有關條文的細則釋義
2021-03-01土地承包經營權是什么資產
2021-03-11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從什么時候開始的
2020-12-24公有住房的拆遷補償款能否作為遺產為繼承人所繼承
2021-03-15拆遷施工協議怎么寫
2021-03-05拆遷是“先補償,后搬遷”嗎
2020-11-27棚戶區改造有哪些法定程序
2020-11-09有拆遷協議能獨立立戶嗎
2021-01-13租來的養殖場,禁養搬遷獎勵該給誰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