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婚姻一方有精神病能不能離婚是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如何認定夫妻感情確實破裂的問題》明確提出,幾個案件都視為夫妻感情破裂。一方堅持離婚的,調解無效,可以依法準予離婚。第三條規定,夫妻一方患有精神疾病的,另一方可以離婚。具體情況如下
為了穩定婚姻關系,實現婚姻的成立,一方對另一方隱瞞自己的病情。婚后,一方生病,導致另一方知道自己的病情。患者病情未得到控制,病情可能更嚴重2.婚前,一方知道另一方患有精神疾病,遂與其結婚一方婚前有精神病,另一方也知道自己有精神病,另一方知道一方有精神病,必須登記結婚,一方婚前無精神病史,婚后突然患病。一方疾病經過多次診治,病情無法控制,醫院對其精神疾病的診斷也不能再治愈
只要符合上述三個條件之一,無論另一方是否知道婚姻一方有精神疾病,他們可以向法院起訴離婚,或者雙方同意離婚;其次,法院將如何判決在審判中實現的精神病患者成為被告。法院在訴訟中為精神病被告人指定代理人,是為了更好地維護其權益特別是財產權益。雙方是否離婚,由法院根據雙方的婚姻狀況和法律規定決定。委托代理人無權為被告人表示離婚意愿
如果患者婚前隱瞞病情,婚后無法治愈,應做好工作,準予離婚;原來夫妻關系很好。如果他們結婚多年有了孩子,就應該指出他們有義務互相幫助,做好思想工作。經長期治療證明夫妻關系不能繼續維持的,經對方、親屬和有關單位安排病人的生活、醫療、監護等問題后,精神病人通常沒有收入來源,可以離婚,沒有工作能力,失去就業機會,生活沒有保障。離婚可能會給患病的一方帶來更困難的生活。無病夫妻離婚時,應在財產分割、經濟供養等方面給予精神病人一定的經濟幫助,這不僅是人道主義所倡導的,也是公共秩序和良好習俗所鼓勵的。而且,我國《婚姻法》及相關司法解釋規定,在辦理離婚訴訟時,一方是精神病人的,另一方應當支付一定數額的經濟幫助或者提供一定數額的財產。實踐中,法院往往判決無病方給予對方一定的經濟補償。至于賠償數額,應該根據當地的基本生活水平、個人收入、家庭經濟狀況、經濟能力、子女負擔等方面來確定
綜上所述,離婚是雙方的權利,但如果離婚一方是病人或精神病患者,必須有更多的證據證明雙方都具備離婚條件。因此,離婚時雙方要協商好,確保不會因為離婚而產生更多的糾紛
精神病人的情緒崩潰能自動離婚嗎 婚前隱瞞精神病史是否無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抗辯權和抵消權是什么意思
2021-01-29租房有停車場很吵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2-23行政處罰中警告的適用情形
2020-11-07濟南執法車遭槍擊,公民怎樣反對暴力執法
2020-12-07無限連帶責任的相關法律規定
2020-11-13共同居住與共同共有是一樣的嗎
2021-01-13交通事故工傷的待遇
2021-02-24主合同與擔保合同在效力上有什么關聯
2021-01-05競業限制領域如何界定
2021-01-10遭遇口頭辭職該怎么辦
2021-02-02保險免責條款的分類有哪些
2020-12-12什么叫做保費墊付
2021-01-21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1-02-12被保險人違反保險事項 保險人不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20保險拒賠引真空地帶爭議
2020-11-20不可抗辯條款的期限是多久
2021-02-05服兵役還有失業保險金嗎
2021-02-13互聯網保險怎么分紅
2020-12-28什么是保險法中近因原則
2020-12-20保險合同糾紛代理詞怎么寫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