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爭議由勞動者或者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位于。雙方向勞動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單位所在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的,勞動合同履行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依照本法規定有管轄權,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應當按照統籌規劃、合理布局、符合實際需要的原則設立。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可以決定在市、縣設立;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決定在區、縣設立。直轄市、設區的市也可以設立一個以上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不按行政區劃設立
從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設立可以看出,勞動爭議的管轄權與各級行政區劃并不完全一致。有時,一個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可以同時管轄幾個市轄區。有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只能管轄一個縣市區的勞動爭議案件。這就需要省人民政府在依法設立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時劃定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管轄范圍,本條第一款明確規定,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負責本地區勞動爭議的管轄。如何確定勞動爭議是否發生在勞動仲裁委員會管轄范圍內?本條第二款規定,勞動爭議由勞動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也就是說,只要爭議一方的用人單位所在地或者爭議雙方之間勞動合同的履行地在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管轄范圍內,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是有管轄權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發生勞動爭議的,當事人必須向有管轄權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這里的雇主所在地一般是指雇主的注冊地。用人單位的注冊地與其正常營業地不一致的,用人單位所在地為其正常營業地。實踐中,在大多數情況下,勞動合同履行地是用人單位所在地。選擇履行勞動合同或者由用人單位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進行勞動爭議仲裁,既方便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參與仲裁活動,也方便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審理仲裁案件;而仲裁裁決一旦產生法律效力,當當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時,也便于人民法院執行。因此,本法選擇勞動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單位所在地作為確定勞動爭議仲裁管轄權的連接點,為確定哪個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對勞動爭議案件有管轄權,本法第二款進一步規定,勞動合同履行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是申請仲裁雙方的管轄權分別提交勞動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單位所在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這主要是解決當事人對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權產生爭議時,如何確定勞動爭議仲裁管轄權的問題。根據本條規定,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分別向勞動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的,只能由勞動合同履行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可見,申請勞動仲裁時,勞動者可以向勞動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單位所在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申請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微商,代購等將如何規范和管理
2021-01-05非撫養方可以頻繁探望子女嗎
2020-11-10交通事故保險理賠期限
2020-11-20家庭暴力是怎樣構成的,及救助措施有哪些
2021-02-11老師打傷學生學校承擔什么責任嗎
2021-01-02房產典當
2021-03-14是否對所有公司都負競業限制義務
2020-12-07勞務合同應遵循什么原則
2021-01-13勞動關系客體包括什么
2021-03-18上海員工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1-22轉合同工前兩年的實習期算工齡嗎
2020-11-08單位口頭通知調崗不降薪,勞動者是否可以去新崗位報到呢
2021-02-02買旅行社境外旅游保險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22靈活就業保險交多少年
2021-01-23財產保險索賠申請書是怎樣的
2021-02-13保險合同觀察期是否屬于格式條款
2020-11-29保險代理人的代理行為如何認定
2020-12-14買保險一定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2出口買方信貸保險
2021-02-09淺析保險受益權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