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侵權的賠償方法有四種,其一是以權利人遭受的實際損失作為賠償金額,這是最常見的計算方法。但是,由于專利權本身的特點,很難對侵權造成的實際損失進行評估。這種計算方法存在兩個問題:一是如果權利人產品的銷售量不減少,就不能采用這種方法;第二,債權人產品銷量下降可能是多種因素造成的。侵權行為在其中的作用難以定量衡量,因此無法確定權利人在侵權行為中實際遭受了多少損失。賠償數額包括權利人為停止侵權所支付的合理費用。合理費用與侵權行為之間存在因果關系。其實,也是債權人的損失。根據綜合賠償原則,賠償金額包括合理的費用,不具有懲罰性
其次,如果侵權人以其獲得的全部利益作為賠償金額,如果采用這種計算方法,債權人可能面臨舉證難的問題。對于專利損害賠償訴訟,法律將證明責任認定為“誰主張證明”。由于權利人難以或者不可能獲得侵權產品的銷售數量、利潤等數據,侵權人不會主動披露對其不利的證據。即使法院命令其提供,侵權人不提供也不承擔額外的不利后果;即使通過法院證據保全,也很難證明侵權人獲得的利益來源于侵權行為。因此,很難將侵權人所獲得的全部利潤作為賠償額第三,許可費的合理倍數是專利權的獨特計算方法。專利法第六十五條規定,權利人的損失或者侵權人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的,許可費的合理倍數參照專利許可費的倍數確定。根據相關司法解釋,牌照費的合理倍數限定為1至3倍。使用該方法時的自由裁量因素包括:專利權的類型、侵權的性質和情形、專利許可費的數額、專利許可的性質、范圍和時間,法定賠償,是指在不能確定權利人的損失和侵權人的利益時,根據侵權的情況,在一定范圍內確定損害賠償金額的方法。《專利法》第六十五條規定,權利人的損失難以確定的,對于侵權人獲得的利益和專利許可費,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專利權的種類、侵權的性質和情節,決定給予一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賠償。這是法律賠償制度的體現。法院在適用法定賠償時,需要考慮各種具體的侵權因素。當專利權受到侵犯時,需要考慮專利權的種類、侵權的性質和情節等因素隨著法律制度的完善和人們保護知識產權意識的增強,知識付費的概念將逐漸流行,加強和完善專利權保護,維護專利權人的合法權益。需要指出的是,法律賠償法賦予了法官一定的自由裁量權,使其能夠憑借自身的審判經驗做出公正、快速的判斷。在各種計算方法中,法定賠償法具有互補性,但不具有優先性和選擇性。然而,受“誰主張誰舉證”原則的限制,權利人往往難以對損害后果進行核實和計算,從而導致法定賠償方式成為法院確定知識產權損害賠償數額的主要方式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征地拆遷補償款如何計算
2020-11-25試點納稅人銷售使用過的固定資產如何納稅
2021-01-13行使代位權時能否適用仲裁協議
2021-01-24交通事故定責之后賠償比例怎么分
2020-11-15破產和解和破產重整有什么異同
2021-03-17法院強制執行還調解嗎
2020-11-11婚內出軌被當場捉奸可以作為離婚賠償證據嗎
2021-01-13人民法院對和解申請的審查重點是什么
2021-03-22當事人在不知情下被簽合同有效嗎
2021-01-21交通事故鑒定收費標準
2020-12-16撫恤金遺囑怎樣寫才有效
2020-12-08分期買的手機不想要了需要賠錢嗎
2021-01-17勞動糾紛收集證據如何才是有效的
2021-01-26在勞動糾紛中舉證責任怎么規定的?
2020-12-31人身保險投保書什么意思
2021-01-24淺析保險合同案件中的疑難問題
2021-02-01人身保險合同立法中亟待完善的幾個問題(三)
2021-03-08意外傷害保險理賠程序是什么
2020-12-04哪些情況下不能保險
2020-12-08保監會保險代理人資格證還審理嗎
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