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說,公司財產變賣后,應當優先支付職工工資。如果出售后的款項仍無法支付職工工資,則在公司破產后由政府財政撥付,如果公司剩余資產不足以支付拖欠職工工資,則只能按欠款較多者的比例分配。已無剩余
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不承擔責任
但是,如果能夠證明法定代表人也是股東,并且法定代表人惡意混淆公司資產和個人資產,或者設立其他企業轉讓公司財產,可以請求兼任股東的法定代表人的個人財產償還參與公司破產清算的職工的利益主要包括:工資、醫療費、傷殘津貼、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和經濟補償
根據《企業工資支付暫行規定》,企業依法破產時,勞動者有權領取應得的工資。在破產清算過程中,企業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規定的清算程序,按照《國務院關于試行國有企業合并破產的補充通知》的規定,先行支付職工工資1997年國務院關于部分城市職工再就業的批復和勞動部辦公廳關于破產企業職工安置問題的批復,破產企業職工安置費,由企業按其所在城市職工上一年度平均工資收入的三倍計算,對暫時未就業的職工,由再就業服務中心提供基本生活費,再就業后停止發放。自謀職業的,可以一次性繳納安置費,標準不得高于所在城市企業職工上一年度平均工資的3倍。不同地方可以根據安置對象的不同情況,確定不同的安置費標準,區分不同工作年限的破產企業職工。破產企業職工領取一次性安置費自行就業的,為職工,不再享受失業救濟安置破產企業職工的費用,從企業依法取得的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中列支破產企業。破產企業以土地使用權為抵押的,轉讓所得也應當先用于安置職工。不足支付的,依次從處分非抵押物所得和抵押物所得中支付。破產企業財產拍賣所得仍不足以安置職工的,根據企業的隸屬關系,由同級人民政府負擔,工資應當以貨幣支付,不得以實物或者有價證券支付。勞動者本人因故不能領取工資的,可以委托親屬或者其他人代領。企業可以委托銀行代為支付工資
企業應當將支付的金額、時間、收款人姓名和有關簽收手續書面記錄,保存兩年以上備查。企業無論以何種形式發放工資,都應向勞動者提供個人工資清單,實行工資制度的,企業應按月發放工資,也可按周、日、時發放工資。具體支付日期由企業和勞動者約定。如遇節假日或休息日,應在距節假日或休息日最近的工作日提前支付。在年薪制方面,企業應當每月預繳,年終結算。根據我國《企業破產法》第113條的規定,破產財產在優先清償破產費用和共同利息債務后,按照下列順序清償:一是破產人欠職工的工資、醫療費、傷殘撫恤費,(二)破產人除前款規定外所欠的社會保險費和稅款,普通破產債權如果破產財產不足以滿足同一順序的清償要求,則應按比例分配
可見,即使公司已進入破產程序,公司也應優先支付員工工資,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和經濟補償,涉及企業所欠稅款和無擔保的一般債權如果公司老板捏造“公司破產”的事實,屬于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拒不支付勞動報酬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中“以轉移財產、逃匿等手段逃避支付勞動報酬”的情形。勞動者可以依法申請勞動仲裁或者向法院起訴解決糾紛
此外,這與勞動合同的終止是一樣的。第四十七條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滿一年,按照一個月工資的標準給予經濟補償。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給予勞動者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的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地的直轄市或者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公布的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勞動者的經濟補償標準為勞動者月平均工資的三倍,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最長期限不得超過12年破產清算如何規定
公司法司法解釋二第十七條首次在公司強制清算中建立協商機制,主張清算組與債權人達成協議,解決債務償還問題。意思自治是民商法的基本原則。所有債權人與清算中的公司達成的和解,是債權人對民事權利的處分。在不涉及他人利益或者公共利益的情況下,應當承認其效力,不得干涉;其次,不顧當事人意思自治的強制清算只會增加償債的時間成本和費用,對債權人的利益尤其不利;第三,和解協議的成立和履行意味著公司的資產足以清償全部債務,即不存在破產清算的破產需要。因此,如果資不抵債的公司在解散和清算時與債權人達成協議,則應視為免于轉為破產清算的例外據律師介紹,資不抵債和資不抵債有什么區別,不能支付,是指企業法人缺乏償付能力,即,破產是指債務人的全部資產不足以清償債務的客觀狀態,是指債務達到清償期限并被請求清償的全部或者大部分債務處于全面、長期的財產狀態。律師表示,只以債務人的資產作為調查依據,不考慮其信用、技術、勞動力等因素。因此,破產并不一定導致破產。債務人資不抵債,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的,才能構成破產原因。但《公司法》第一百九十六條規定,清算組發現公司財產不足清償債務的,應當立即向人民法院申請破產。可以看出,在特定情況下破產是破產的原因作為破產的邊界,不償付應從公司的外部性出發,而破產則應從公司的內部性出發。前者注重形式,后者注重實質。兩者構成了公司法和破產法的一對概念。當一個公司逐漸進入破產的境地,涉及到許多利益時,這一對概念無疑構成了兩大障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身損害三級怎么算
2021-01-08企業改制引發的糾紛
2021-03-24戶口被注銷婚姻關系如何處理
2021-03-18絕對控股的股東轉讓股權要通知他人嗎
2020-12-17抄襲侵犯了出版商什么權利
2021-02-10標準專利權人是否可以尋求禁令救濟
2020-11-13合伙人撤資能返本金嗎
2020-12-03合同中的不可抗力是怎樣規定責任的
2021-01-15依法成立的合同自多久生效
2021-01-14房產贈與給侄子要交契稅嗎
2021-03-15如何繞開二手房中介陷阱
2020-11-08臨時用地到期可以處罰嗎
2021-01-12入職是否要開無違法犯罪證明
2021-01-05勞動合同寫的工資跟約定的工資不一致有效嗎
2021-01-15飛機延誤賠償多久到賬
2021-01-09什么是貨運保險合同
2020-12-23扶老人險中是真撞人而不是被訛保險公司賠嗎
2021-03-21外資保險公司是在中國境內設立的嗎
2021-02-25房屋財產保險費計算方式
2020-11-22保險經紀人與代理人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