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根據相關法律規定,申請仲裁的期限為一年,而不是三個月,仲裁機構受理申請的期限為五天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 申請勞動爭議仲裁的期限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計算,或另一方同意履行其義務。自中斷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當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理由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期限內申請仲裁的,仲裁期限中止。在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仲裁時效期間自中止時效事由消除之日起繼續計算,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在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自收到仲裁申請之日起五日內認為符合受理條件的,應當受理并通知申請人;認為不符合受理條件的,應當書面通知申請人不予受理,并說明理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不服或者逾期不作出裁決的,申請人可以就勞動爭議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在現實生活中,當事人因各種原因拖延仲裁期限是不可避免的。在這種情況下,是否應駁回或接受所有勞動爭議仲裁申請?選擇前者對當事人過于苛刻;如果選擇后者,仲裁時效本身就失去了意義。在現有立法的基礎上,在實踐中區別對待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發審證2001年第14號)第三條規定: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依照勞動法第八十二條的規定,以當事人的仲裁申請超過六十日期限作出書面裁決、決定或者不予受理通知書,當事人不服的,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申請仲裁的期限確實屆滿,沒有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理由的,依法不予受理。這一規定賦予了人民法院決定申請仲裁期限的權力《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國務院令第117號)第二十三條規定,仲裁委員會受理申請仲裁當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理由超過申請仲裁期限的,仲裁。按照后一法優于前一法、上一法優于下一法的原則,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施行后,應以其為準,不再援引《企業勞動爭議解決條例》中關于這一問題的規定。也就是說,當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理由不能按照時效的規定申請仲裁的,適用時效中止制度。自中止時效事由消除之日起,時效期間繼續計算后,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應當在合并計算的時效期間內受理仲裁申請,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經繼續計算超過時效期限的,不予受理。<1)當事人的仲裁申請是否超過時效期限,時效期間是否中斷或中止,是否屬于拖欠勞動報酬糾紛
(2)當事人申請仲裁確實超過期限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不服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九條的規定,發出書面駁回通知書,申請人可以就勞動爭議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如果確實超過了仲裁期限,并且沒有理由中斷或中止仲裁期限,則應依法駁回索賠上述知識是小編對“受理勞動爭議是否只能三個月”問題的回答。根據相關法律規定,申請勞動爭議仲裁的期限為一年,而不是三個月,仲裁機構受理申請的期限為五天。歡迎需要法律幫助的讀者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男子炫耀自己有錢回家途中被搶該怎么辦
2021-02-09二審案件一定要合議庭審理嗎
2020-11-18什么是殘廢等級
2020-12-14公司沒注銷對法人影響嗎
2021-02-11商標注冊費用是多少
2020-12-06車禍事故處理多久下來
2021-01-24從合同是什么意思
2020-11-16遺產放棄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11集體土地怎么進行轉讓
2020-12-25公房使用權糾紛可以起訴嗎
2021-01-06勞動合同試用期的法律規定
2021-02-06保險公司是怎么設立的
2021-01-14保險合同要如何變更
2021-01-09保險合同的受益人是指什么,什么情況下沒有受益人
2021-02-07人身保險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06“閩連運9503”輪船載貨物保險糾紛案
2021-03-11自駕出游的保險怎么辦
2021-03-19不愿報警車險拒賠怎么辦
2021-02-21保險收展員的主要職責
2021-02-07拆遷房土地出讓金怎么補償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