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機動車造成的損害適用特殊的損害賠償責任原則,以及時救濟受害人并促進機動車駕駛人注意義務的履行。這一世界共通的責任原則被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所采納。但有些人認為,機動車損害賠償責任過分保護行人,對機動車駕駛人有失公平。為此,本報特約長期致力于機動車損害賠償研究的于-敏博士對這一責任形式進行全面解讀。他的觀點是:減少和防止機動車事故是人類對交通事故的戰(zhàn)爭,而不是人車大戰(zhàn),不能搞行人與司機的對立。要建設良好的道路交通環(huán)境,無論機動車駕駛人還是步行者,都要履行自己在參與道路交通時的注意義務,自覺遵守交通秩序,共同努力消滅交通災害。
為對應因機動車的使用帶來的社會問題,世界各國的法律,對機動車造成的損害,都無須加害人主觀上有過失,也不要求受害人對此舉證,只要加害人不能反證自己沒有過失,就要承擔賠償責任。對此,有學者稱之為無過失責任,也有學者認為這是過失推定責任。
一、機動車損害賠償責任是法律責任
機動車損害賠償責任是法律責任包含這樣幾層意思:其一,民法設置侵權行為法制度的目的,就是為了公平分擔因侵權行為造成的損害。作為一種侵權的法律責任,機動車損害賠償責任的負擔,必須以法定義務為依據。沒有法定義務就不負法律責任。機動車損害賠償責任雖然是對過失責任原則作出修正的特殊侵權行為責任,但它只是在責任成立要件和舉證責任負擔上與一般侵權行為有所不同,并沒有也不會連責任依據都與法定義務無關。
其二,機動車損害賠償責任是危險責任,機動車損害賠償責任源于機動車這一危險物。機動車宿命的弱點是交通事故,沒有機動車就沒有交通事故。機動車的使用會給社會帶來損害,但它已經成為現(xiàn)代科學技術水準下人類社會生產、生活不可或缺的工具,并且為人類社會的進一步發(fā)展創(chuàng)造著條件。它是一種社會明知它會帶來危險,但只能允許它存在,甚至在某一時期還要大力發(fā)展的所謂“被允許的危險”活動。在這種被允許的危險活動中獲得利益的人,也必須填補這種活動造成的社會損害。這就是危險負擔原則和報償主義理念。誰的危險活動造成了損害,就由誰負責賠償;誰在獲利活動中得到利益,誰就同時負該活動所發(fā)生損害的賠償責任。為使受害人得到及時的救濟,保障賠償責任的財源,現(xiàn)代社會還為負有這種危險責任的人們設置了責任保險制度。
其三,既然機動車損害賠償責任來源于機動車的保有和使用,那么,它的責任主體就當然是能夠控制機動車輛,并獲得運行利益的機動車所有者和使用者。因此,機動車損害賠償責任一般來說,是保有人責任。在保有與駕駛分離的場合,保有人的責任又與其對駕駛人的選任、教育(zh09)、管理義務等情況相關,這樣,機動車損害賠償責任就與使用人責任(雇主責任、法人責任等)相關聯(lián)。
二、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道路交通是最體現(xiàn)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場所,無論是機動車,還是行人,都要同樣地遵守同一個交通秩序。這里,人的所有差別:性別、職業(yè)、地位等等都被抽象掉了,只有以何種方式參與道路交通這一點,具有意義。人的道路交通參與方式決定其參與道路交通之際所負注意義務的種類和程度,并且一旦發(fā)生交通事故,他所負注意義務的履行情況就成為其應承擔責任的認定基準。這是在道路交通事故的處理中,惟一對任何人都公平的基準。
具體而言,一個人,當他步行在道路上時,他負普通人的注意義務;當他駕駛機動車行駛在道路上時,法律就把他作為高速交通工具操縱者對待,被要求履行機動車駕駛業(yè)務上的安全注意義務。在道路交通中,每個道路交通參與者的角色并非固定不變,機動車駕駛人肯定也有走路的時候,步行者中也有具備機動車駕駛資格的人。因此,在道路交通中,只能以交通工具決定參與者應負的注意義務。
在道路交通中,機動車駕駛人不僅要遵守道路交通法中的機動車通行規(guī)定(行駛規(guī)則),而且還要遵守法律中有關機動車駕駛的各項規(guī)定(駕駛規(guī)則),這就是因為他駕駛機動車而應比行人多承擔的注意義務。這一義務中包含妥當處理所遇其他道路交通參與者(不僅行人,機動車亦同)違反道路交通法規(guī)情況的要求。作為一名機動車駕駛人,應當認真履行自己業(yè)務上的注意義務,不應為法律除了要你遵守行駛規(guī)則外,還要你遵守駕駛規(guī)則而不滿。駕駛著機動車,又不讓法律要求你履行在從事駕駛活動時必須履行的注意義務,而要求法律免去你原本應履行義務的一半,去和步行者講“平等”,這顯然是不公平,不會被法律允許的。
三、法律責任的認定依據
從事法律上“被允許的危險”活動,必須接受與該活動相符的必要訓練,必須獲得從事該危險活動的資格。危險活動的程度越高,接受的訓練就越復雜,資格的取得也越難。接受了訓練,獲得了相應的資格,從事“被允許的危險”活動,就必須履行從事該活動時被要求的業(yè)務上的注意義務。從事機動車駕駛活動,就必須遵守駕駛規(guī)則,履行機動車駕駛人業(yè)務上的安全注意義務。這是不待法律明言的機動車駕駛人的固有義務。這種固有義務,毫無疑問,當然是法定義務。不履行自己業(yè)務上的注意義務,造成損害就必須負賠償責任。這就是機動車損害賠償責任負擔的法律依據,而且,是與道路交通法中的交通規(guī)則同樣的法律責任認定依據。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二條規(guī)定:“機動車駕駛人應當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按照操作規(guī)范安全駕駛、文明駕駛。”這里的“操作規(guī)范”等,就是指作為道路交通法規(guī)不可能詳細規(guī)定的,作為一名機動車駕駛人應當履行的業(yè)務上的注意義務。這就是我們上面所述機動車駕駛人注意義務的概括性要求。這條規(guī)定將機動車駕駛人的法定義務以現(xiàn)行法的形式作出規(guī)定,更加有利于義務人明確自己的法定義務。
對機動車駕駛人,僅從其在機動車行駛規(guī)定方面有無違反道路交通法規(guī)的行為,還不能完全判定其在交通事故中是否有過失,是否應當負擔賠償責任;還要看他在機動車駕駛規(guī)定方面有無違反道路交通法規(guī)的行為,才能準確判定其有無過失,從而認定其賠償責任的有無和程度。駕駛機動車,又不看駕駛機動車時駕駛方面的注意義務履行情況,只根據行駛方面沒有法規(guī)違反行為,就判定機動車駕駛人在交通事故中沒有過失,可以不負賠償責任。這是背離民事責任認定原則的,也是不妥當、不公平的。
媒體上,一些人先給機動車損害賠償責任加冕“人性關懷”、“以人為本”、“弱者保護”等華麗“桂冠”,然后振振有詞、慷慨激昂地批判它的“有失公平”。這是缺乏法學常識和沒有法治觀念的表現(xiàn)。法官應以妥當?shù)呐袥Q引導大-眾形成正確認識,以充分的判決理由向大-眾傳播準確的法律知識。
四、注意義務的遵守是機動車駕駛人的必修課
任何一個國家的交通事故發(fā)生率的減低,就道路交通參與者方面而言,都是通過進行機動車駕駛人業(yè)務上安全注意義務教育(zh09)的途徑實現(xiàn)的。這是因為,機動車駕駛人控制著機動車輛,教育(zh09)他們,令其履行駕駛上的安全注意義務是能夠以最低社會成本達到克服機動車宿命的弱點,減少交通事故造成的損害之目的的最佳途徑。
當前,就機動車駕駛人的注意義務需要特別提及的是,行人不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情況,絕不是機動車駕駛人放棄履行其業(yè)務上注意義務的理由,恰恰相反,這正是他應該更加提高警惕,防止事故發(fā)生的關鍵時刻,也就是應該更加嚴格地履行自己業(yè)務上注意義務的時刻。舉個極端的例子進行分析,假設有行人故意擋在路上與機動車作對,這就是異常事件,你需要停車向110報警,但也不能用車碰他。機動車駕駛人沒有對違法者執(zhí)行制裁的職權,更沒有對他“行刑”的權力。機動車駕駛人對違反道路交通法規(guī)的其他道路交通參與者(包括步行者、機動車等),也要采取回避損害的措施,這是機動車駕駛人業(yè)務上注意義務的要求。如果事故本來能夠回避卻因不注意而沒能回避,該機動車駕駛人就是有過失的;如果明明能夠回避,卻故意碰撞,那該機動車駕駛人就是故意犯罪。這一點是決不能含糊的。
認識到自己作為一名機動車駕駛人與行人負有不同的業(yè)務上的注意義務,這是機動車駕駛人最起碼的素質要求。如果他認為這一點是對他的“苛求”,是“不公平”,那他就沒有資格駕駛機動車。如果國家讓這種“道路殺手”駕駛機動車上路,那就真的“可能誘發(fā)更多的違章違法事件,造成惡性循環(huán),導致更多的傷亡”。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你介紹的關于機動車損害賠償責任是屬于什么責任的法律知識,對機動車駕駛人,僅從其在機動車行駛規(guī)定方面有無違反道路交通法規(guī)的行為,還不能完全判定其在交通事故中是否有過失,是否應當負擔賠償責任;還要看他在機動車駕駛規(guī)定方面有無違反道路交通法規(guī)的行為,才能準確判定其有無過失,從而認定其賠償責任的有無和程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吃荔枝查出酒駕被罰是否可以復議
2021-03-07沒結婚不退彩禮要承擔責任嗎
2020-11-19被告不到庭是否影響庭審
2021-02-19商標權轉讓程序是怎樣的,要多少錢
2020-12-24如何辦理專利復審委托
2021-01-29知識產權與債權的關系是什么
2020-11-13酒后兩車撞人后均逃逸如何處罰
2020-11-29農村房屋贈與無協(xié)議書有效嗎
2021-02-23遭遇家暴認定困難,家暴維權有舉措有哪些
2020-11-28有錢買房卻不給撫養(yǎng)費怎么辦
2021-02-10簡易程序案件的舉證期限由誰確定
2020-11-21挪用公款罪和挪用資金罪的區(qū)別是什么
2021-02-17公司執(zhí)行董事要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0-12-13五一勞動節(jié)三倍工資有幾天
2021-01-04勞動爭議當事人向企業(yè)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仲裁申訴時效如何計算?
2021-02-25意外事故證明怎么寫才有法律效力
2021-01-22產品質量責任保險
2021-01-18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保險費糾紛案
2020-11-25學生 幼兒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條款
2020-11-09車撞自家人保險賠不賠及其依據是什么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