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名工人簽署勞動合同,工作一天后離開而不辭職時,他通常不需要承擔法律責任。自動離職事實的確認
確定職工自動離職應把握三點:一是職工有離開企業的主觀意愿,不愿意在規定期限內返回企業
二是,未履行相關程序或已履行但未經企業批準的程序,超過規定期限。《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規定》第六條和《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三條規定,因用人單位決定解除、解除、解除、終止勞動合同發生勞動爭議,減少勞動報酬、計算勞動者工作年限等,由用人單位承擔舉證責任。作為管理者,用人單位始終處于積極的地位,因此,用人單位應當為其雇員“自動辭職”的主張承擔舉證責任。例如,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勞動人事爭議案件審理指導意見(二)》第十四條規定:“如果雇員聲稱被雇主口頭解雇,并且雇主聲稱雇員自動離職,雇主應對雇員自動離職的事實承擔舉證責任。發包人不能證明的,應當承擔不利后果。“雇主可以通過提供一份完整的考勤表來證明員工沒有在沒有正當理由的情況下提供勞動力的事實。用人單位決定解除勞動合同的原因是員工的違法行為。在審查此類案件時,不僅要加強雇主的舉證責任,防止雇主非法終止無自動辭職事實的雇員,還必須考慮雇主在工人自動辭職的情況下終止勞動合同的行為,從而防止企業虧損擴大,保持就業穩定。例如,企業生產經營所需的技術和管理骨干在不考慮企業利益的情況下“轉崗”,這不僅被視為自動離職,而且還根據《勞動條例》追究賠償責任;如果企業有很多剩余員工,在識別他們時需要進行更多的分析,重點是員工是否有不提供勞動力的正當理由。
對于嚴重違反勞動紀律的員工,除勞動合同外,用人單位可根據《勞動法》第25條第2款的規定予以解決,例如:,《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民事一庭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第四十五條規定,員工無正當理由離崗連續15日以上未辦理請假手續的,且業主的規章制度有規定的,以相關規定為準;用人單位規章制度未作規定的,用人單位可以嚴重違反勞動紀律為由解除勞動合同。
如果您不懂其他任何內容,您不妨咨詢我們的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市房管局關于調整我市住房限購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
2020-11-28經偵調查期間會抓人嗎
2020-12-14行政行為撤銷重做的適用情形
2020-11-20試用期內企業能否解約
2021-02-11撫恤金如何分配
2020-12-27傳統知識產權包括哪些
2020-12-25指定管轄的黨紀處分怎么辦
2021-01-27車輛事故肇事方不賠償怎么辦
2021-03-10離婚了孩子怎么上戶口本
2021-03-08普通員工簽勞動合同注意什么
2021-02-21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愛人簽可以嗎
2020-12-11公司末位淘汰給賠償嗎
2021-01-03壽險投保的一般流程
2020-11-27人身保險的保險費是怎么支付的
2021-01-24保險合同變可分為幾種情況
2021-01-20保險合同代理代理方需要承擔哪些法律義務
2020-11-18保險不能理賠怎么辦
2021-01-03保險糾紛非訴和解案
2021-02-03船舶沉沒保險人拒付是否合法
2020-12-16企業財產保險綜合險怎么計算
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