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舊《公司法》第111條規定:“股東大會決議、董事會決議違反法律、行政法規,侵害股東合法權益的,股東有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停止違法違規行為。公司法第二十二條:公司股東會、股東大會或者董事會的決議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無效。股東會、股東會、董事會的召集程序和表決方式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或者決議內容違反公司章程的,股東可以自決議作出之日起60日內,請求人民法院撤銷決議。股東依照前款規定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公司的請求,要求股東提供相應的擔保。公司經股東會、股東會或者董事會決議辦理變更登記,人民法院宣告該決議無效或者撤銷該決議的,公司應當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請撤銷變更登記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一)第三條:原告因《公司法》第二十二條第二款、第七十五條第二款規定的理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超過《公司法》規定的期限的,根據《合同法》第五十五條的規定,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銷權消滅:(1)有撤銷權的一方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原因之日起一年內未行使撤銷權有撤銷權的一方在知道撤銷原因后,以自己的行為明確表示或放棄撤銷權。如果具有撤銷權的一方在其知道或應當知道可撤銷合同中撤銷權的原因之日起1年內未行使撤銷權,則具有撤銷權的一方有權撤銷合同,但當事人的撤銷權不是無限的,即享有撤銷權的人必須在規定的期限內行使撤銷權。由于可撤銷合同通常只涉及一方當事人意圖的不真實表達,如果當事人自愿接受此類合同的后果,法律將使此類合同有效。但是,如果撤銷權人長期不行使權利,不主張解除合同,合同將長期處于不穩定狀態,不利于社會經濟秩序的穩定和交易的發展;同時,也可能使法院或仲裁機構在判斷是否準予撤銷時,因時間過長而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基于這一考慮,各國立法往往明確規定撤銷權必須在規定的期限內行使。超過此期限未行使的,解除權人將喪失解除合同的權利,合同有效。《民法通則》雖然對可撤銷的民事行為作出了規定,但對撤銷的期限沒有明確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試行)》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七十三條規定可以變更或者撤銷的民事行為成立一年以上,當事人要求變更或者撤銷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在借鑒國外規定和總結我國司法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本文規定了可撤銷合同在我國的行使期限
本條規定的撤銷權人行使撤銷權的期限為一年,即:,在這一年期限內,具有撤銷權的一方必須行使其撤銷權,否則,該方將失去解除合同的權利,因此該方必須接受合同的約束,履行合同規定的義務。關于何時計算期限,本條規定,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解除原因之日起一年為可撤銷合同的解除期限,即:,撤銷權的行使期限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理由之日起計算。本規定中的“1年”為排除期,不包括訴訟時效。換言之,在這一期間,沒有中斷或暫停這一期間。“一年”是固定期限,有撤銷權的一方不能要求延長期限。撤銷權人在知道撤銷原因后,以自己的行為明確表示或者放棄撤銷權的,撤銷權是撤銷權人的權利。因此,當事人可以行使撤銷權或者放棄撤銷權。本條第二款規定了撤銷權人放棄撤銷權的方式。當事人可以通過兩種方式放棄撤銷權:一是有撤銷權的當事人在知道撤銷原因后明確放棄撤銷權。明示放棄撤銷權是一種典型的撤銷權處分方式。放棄撤銷權的明示可以口頭或者書面形式表達。任何默示方式均不構成對撤銷權的放棄。二是有撤銷權的當事人以自己的行為放棄撤銷權。有撤銷權的一方當事人放棄撤銷權的,無需向該方當事人明確。他也可以通過自己的行為放棄撤銷權。例如,當合同履行期限屆滿時,一方自動履行合同規定的義務,或向另一方索取合同規定的債權。例如,有撤銷權的一方不申請解除合同,而是以違約為由起訴另一方,這都是放棄撤銷權的行為。當事人表示愿意以自己的行為受合同約束,并放棄了法律應享有的撤銷權
在享有撤銷權的當事人放棄撤銷權后,其法律效力是解除權消滅,合同具有絕對效力。當事人不得以同樣理由要求解除合同,但應按照合同規定履行義務,否則將構成違約
在可撤銷合同中行使解除權時,應遵循以下規則:
1。行使撤銷權的主體應當具備資格。本法的目的是保護因合同中的重大誤解、明顯不公平、欺詐、脅迫、利用他人危險等而導致利益受損的一方。因此,行使撤銷權的主體應當是表達錯誤或瑕疵意思的一方,即存在重大誤解的一方(一方為主體,有時為雙方),因明顯不公平的合同利益而遭受嚴重損害的一方,以及被欺騙、脅迫和處于危險中的一方。行使撤銷權的客體應當是合法的。也就是說,必須是《合同法》第54條規定的幾種合同:因重大誤解而訂立的合同、明顯不公平的合同(訂立時)、一方以欺詐、脅迫或利用他人危險違背對方真實意圖而訂立的合同。此外,雙方不得行使撤銷權。撤銷權的行使方式應當適當。我國《合同法》第54條與《民法通則》第59條相一致,即有撤銷權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合同。這不同于撤銷權持有人在德國和日本等國外通過向對方當事人表達其意圖而行使的撤銷權。根據我國法律,撤銷權的行使應以訴訟或仲裁的形式進行,直接向對方當事人表達意思不具有行使撤銷權的效力。撤銷權的行使必須在法定期限內進行。根據本合同第55條第1款第(1)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山東元康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畢業于山東大學,獲得法學學士學位,是國家司法部注冊律師、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會員,至今已有10余年的法學理論研究與法律實踐工作經驗。 自從事法律工作以來,一直注重研究人身傷害(交通事故)、勞動工傷、債權債務(民間借貸)、婚姻繼承、合同糾紛、公司法務、刑事辯護等領域,取得了不錯的成果,在為當事人辦理案件的過程中,為當事人爭取到了最大的合法權益,得到了當事人很好的評價,并且憑借為當事人辦案的良好口碑 ,得到了當事人的推薦,為更多需要法律幫助的人解決了諸多法律難處。 執業信條:誠實信用、盡職盡責、追求實效!
法院罰金怎么交
2020-11-30有限責任公司股權受讓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0-12-26立約定金與主合同定金不同違法
2020-12-042013酒駕撞死人怎么判
2021-01-01限期拆除時間3天可以嗎
2021-03-18新三板上市律師提供的法律服務有哪些
2020-12-18婚后獨自買房如何才能算自己的個人財產
2020-12-19發回重審的案件能否移送管轄
2020-11-14被取保候審了就表示結案了嗎,還會判刑嗎
2020-12-03買二手房之前需要做哪些功課呢
2021-03-17房產證沒過戶可以直接辦不動產嗎
2021-03-10試用期不合格辭退入職體檢給報嗎
2021-02-24勞務關系是否使用侵權責任法
2020-11-20建筑公司可以將勞務分包給無資質的個人嗎
2021-03-11企業退休養老金相關規定是什么
2020-11-09勞動糾紛調解需要幾天
2021-01-29勞動爭議申訴最長年限是幾年
2020-11-22什么條件下可退回保險費
2020-12-08財產保險合同履行地如何確定
2021-03-13為何簽訂了保險合同還常會引發許多保險糾紛?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