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成立與效力的區別(一)合同成立與效力屬于兩種不同的法律規則和判斷標準,合同成立與否是事實。其意義在于確定合同是否已經存在,合同是本合同還是該合同(即合同類型),以及合同行為、事實行為和侵權行為之間的區別。因此,合同成立規則是合同關系法律事實構成的一套規則,只能判斷為成立和不成立兩個事實。合同是否有效是一個法律價值判斷的問題。其意義在于確定合同是否符合法律的精神和規定,從而能否取得法律承認的效力。根據合同效力規則作出的判斷為價值評估判斷:有效、無效、不確定和可撤銷。正如鄭*波先生指出的那樣:法律行為(合同是最典型的法律行為),“當它具有成立要件但不具有效力要件時……現有的情形(效力)無效,也可能撤銷并具有不確定的效力。”可以看出,合同的成立和生效屬于兩種不同的規范體系
(II)作為價值標準的生效規則與作為事實的成立規則具有不同的法律要求
合同的成立是一種意思表示的事實體系,其功能主要是解決合同存在的問題。因此,法律對成立規則的要求是,當事人的意思表示必須具體、明確
首先,當事人的意思表示必須具有建立、變更或終止合同關系的意思,即:,合同各方必須意識到并追求其行為所規定的權利和義務的效力。不打算確立合同權利和義務的家族協議以及關于交易意圖的協議不構成訂立合同的要素
其次,合同當事人完整、明確地表明了其訂立合同的必要內容,即合同的必要條款,如買賣合同的“標的物”和價格等;必要合同條款不明確的合同文件具有合同外觀,但沒有合同實質性內容,并且由于權利產生的合同關系意圖不明確而無法履行的,如果將這種合同的表述視為合同的成立并賦予一定的法律效力,必然導致社會經濟制度和法律的混亂。一份完整的合同在成立之前應該有必要的條款。第三,合同當事人必須經歷兩個階段:要約和承諾。合同是當事人之間就合同的主要條款達成協議的協議。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必須經歷兩個階段:提供和接受。確定合同是否成立的關鍵是衡量當事人是否有表達其訂立合同意圖的過程,這在法律上稱為要約和承諾過程。石寬認為,“合同是由兩個交易所的意思表示一致而確立的法律行為。由于要約與承諾一致,因此被稱為雙方的行為”
,合同當事人的內部意圖必須以某種方式表達,并足以被外部世界客觀識別。當事人的要約和承諾方式可以是口頭的,也可以是書面的。在實際合同中,標的物的交付必須是形式要件。合同當事人只有通過其內部創設權利的意圖才能被外界認可
作為評價合同當事人意志表達的價值標準的有效規則,它必須具有高于當事人意志表達的水平。在這方面,一些學者正確地指出,法律行為(此處為合同行為)的有效要素主要是關于其性質方面的意義質量要求。這一質量要求體現在《合同法》中,即合同的有效規則必須體現合法性、公平性和效率的價值規范,合法性要求是依法評價合同效力的首要標準。如果合同的內容違反了法律的要求,合同法就不能保護它。合法性對合同效力規則的要求是:;首先,締約主體必須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和行為能力。如企業法人、持有營業執照的分支機構等,無締約能力的單位簽訂的合同無效。第二,標的物是合法的。標的物違法的,如國家禁止流通的貨物、走私貨物等,合同無效。第三,內容不違反社會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及良好風俗習慣。合同成立和生效的意義
合同是最典型的民事法律行為,是當事人通過意思表示達成的協議。《中國民法通則》第85條規定,“合同是當事人之間建立、變更和終止民事關系的協議”(I)合同訂立的含義,本合同經雙方依法就合同主要條款達成一致后成立。所謂協商一致,是指當事人就意思表示達成一致,也稱為協商一致。合同的訂立是指當事人的約定。從成立的含義可以看出,成立是當事人意志表達的事實狀態(二)合同效力的含義合同的效力,也稱為合同的效力,是指對當事人具有約束力的已成立合同的法律效力,這是對當事人通過法律表達意愿及其后果的積極評價。它包括三層含義:
第一,效力是法律對合同當事人意思表示的積極評價,反映了國家意志對意思自治的承認
第二,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具體而言,在權利方面,合同權利,包括要求和接受債務人履行債務的權利,受法律保護;就義務而言,本合同的義務是強制性的,義務人有義務充分履行本合同的義務。債務人不履行合同義務的,債權人可以請求法院強制履行,并可以要求債務人承擔違約責任或者賠償責任。第三,合同對第三人的約束力。本合同的權利和義務一般由合同對方承擔和享有。根據合同相對性原則,第三方不能向合同雙方主張權利,也沒有義務履行合同義務。從這個意義上講,合同對第三方不具有約束力。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合同對第三方沒有約束力。合同對第三人的約束力包括:第一,排除第三人對合同效力的非法干預和侵權。例如,第三方不得非法誘使債務人違約或采取扣押債務人等非法脅迫手段迫使債務人違約或惡意串通債務人損害債權人利益;第二,法律賦予債權人維護合同利益的權利。當債務人惡意以低價將財產轉讓給第三方時,債權人有撤銷權;第三,債務人怠于行使權利時,債權人有代位求償權。就合同效力的意義而言,效力反映了國家意志對當事人意志的評價。合同對雙方和第三方的效力是國家對雙方意愿評估的結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醫療事故調解協議怎么寫
2021-03-02農村搬遷每人補償多少
2021-01-20租賃物正常使用損壞承租人要賠償嗎
2021-03-01租房有停車場很吵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2-23簽了贍養協議現在不給錢能告他嗎
2021-03-03第三方支付實現原理是怎樣的
2020-11-12老字號可以用作商標嗎
2020-12-02輕傷公安機關能撤案嗎
2020-11-22離婚不給撫養費
2021-02-26借款擔保協議保質期有多久
2021-02-28不可抗力給退款合同有效嗎
2021-02-27顧客在超市門口摔倒超市要賠償么
2020-12-12解除勞動合同證明
2020-12-02勞動合同糾紛管轄法院
2020-11-29單位致使勞動合同無效怎么辦
2021-03-26連續工作滿十年中連續的理解
2021-02-17公司上班試用期提離職不批準怎么辦
2021-02-19疫情期間工資怎么發
2021-03-11勞動爭議仲裁調解程序的三個階段
2020-12-14哺乳期什么情況可以直接申請仲裁
202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