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分合同欺詐與合同糾紛的標準問題一直是理論界和司法實踐中亟待解決的問題。目前,解決這一問題的唯一依據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1985年7月18日聯合發布的《關于當前處理經濟犯罪案件(審判)具體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答復》(以下簡稱《答復》)。《答問》在區分合同欺詐和合同糾紛的標準上有如下規定:
知道自己沒有實際能力和保證履行合同,就與其他單位簽訂合同,以詐騙財產為目的,采取欺詐手段的經濟組織或者個人。詐騙財產數額較大的,依法追究詐騙罪刑事責任。如果個人有能力或保證部分履行合同,但由于某種原因不能完全履行合同,則應作為合同糾紛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護理費是否可以申請賠付
2021-01-13法律援助對象及范圍
2021-01-27外國投資者可以投資負面清單中禁止領域嗎
2021-01-07無結婚證酒席錢要賠償嗎
2021-03-02離婚協議中六種無效的約定
2021-02-12網絡侵權如何確定管轄法院
2020-12-10按揭房解押要多久
2020-12-24個人金融信息受哪些保護
2020-11-14土地確權女兒可繼承嗎
2020-11-16房產證沒過戶可以直接辦不動產嗎
2021-03-10勞動關系確定后可以工傷鑒定嗎
2021-03-03離退休多少年不能中止合同
2020-12-14工會怎么進行勞動爭議調解
2020-12-15用人單位的違法行為仲裁時效是否中止
2021-03-11人壽保險的基本概念和原則是什么
2021-02-20辦理人壽保險有哪些
2020-11-12有產品責任險的產品可不可以放心購買
2021-01-05未及時變更保險合同會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1-02-10保險人哪些情況可以解除保險合同
2020-12-25意外傷害保險合同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