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追討用人單位拖欠的工資
用人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的。根據法律規定,勞動者有權向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投訴,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應當責令用人單位限期支付勞動者的工資和報酬;逾期不支付的,責令企業按照應支付金額50%以上兩倍以下的標準計算并支付勞動者額外補償金,勞動者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爭議仲裁,要求支付拖欠的工資和報酬,勞動者有權解除勞動合同,并要求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二)經濟補償金按照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年限和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支付,超過六個月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足六個月的,按半個月支付符合條件的工人可以向法律援助中心申請法律援助
九種方式:
第一步:舉報和投訴
任何組織或個人有權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舉報任何違反勞動保障法的行為安全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在2年內未發現、報告或投訴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或規章的行為,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不再查處
第二步:調解和仲裁
主要處理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的勞動人事糾紛。申請勞動爭議仲裁的期限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限自當事人知道或應當知道其權利受到侵犯之日起計算第三步:根據申請披露政府信息履行職責的過程,并以某種形式記錄和保存,除法律積極披露或未披露的政府信息外
第四步:政策咨詢
想要了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法律政策的組織或個人可以撥打“12333”熱線,登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戶網站“在線咨詢”欄目,或到當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信訪接待室咨詢
第五招:信訪
適用于信訪反映的問題,包括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政策制定或實施提出意見和建議的人員;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工作人員工作行為等的投訴
第六步:申訴
對機關事業單位的人事處理不服的,可以通過申訴處理
第七步:行政復議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不提起行政訴訟的,可以自知道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十日內向上一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申請復議,也可以向同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的人民政府申請復議
第八步:對受傷員工及其近親屬或用人單位不滿意的,申請重新評估其勞動能力
由當地上市的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含順德區)做出初步鑒定結論或復審鑒定結論,可在收到結論之日起15日內向省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申請重新鑒定
第九步:司法途徑
司法渠道反映的問題包括:申訴和應當由司法機關依法處理的申訴;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應當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勞動人事爭議的,應當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租戶提前退租怎么處理
2020-11-09行政復議機關辦案流程
2020-12-13社交軟件上散播他人隱私如何處理
2021-01-29什么是域名仿冒注冊商標
2021-01-19未簽合同受傷如何賠償
2021-01-23朋友圈海外代購假包怎么舉報
2021-03-062020離婚訴訟狀怎么寫
2021-01-13物業管理費包括垃圾處理嗎
2020-12-29違約方以公文形式解除合同有效嗎
2020-12-07勞務派遣終止是否勞動關系終止
2021-03-16拘留期間能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8公司上班試用期提離職不批準怎么辦
2021-02-19私人幼兒園疫情不上班有工資嗎
2020-12-14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包括哪些
2021-02-02意外險的規定是怎么樣
2021-02-16人壽險的理賠知識
2020-11-09交通事故本車人員受害能否要求保險公司賠償
2021-02-06保險公司如何履行明確說明義務
2020-11-30保險期限內不予以賠償的情況有哪些
2020-12-15死亡事故理賠流程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