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發生后如何申報?
職工發生工傷事故傷害或者被診斷為職業病后,用人單位應當在30日內向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用人單位不按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可以在事故傷害發生或者診斷為職業病后一年內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工傷認定工作必須由統籌地區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進行認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應當提交工傷認定申報表、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醫療診斷證明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職工或其直系親屬認為是工傷,用人單位不認為是工傷的由該用人單位承擔舉證責任。
傷殘鑒定如何進行?
(一)勞動能力鑒定是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組織專家,依據勞動能力鑒定標準,對工傷職工勞動功能障礙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礙程度進行鑒定。勞動能力鑒定結論是工傷職工享受工傷保險待遇的依據。
(二)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人事行政部門、衛生行政部門、工會組織、經辦機構代表以及用人單位代表組成。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分為兩級:設區的市一級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一級。
(三)勞動功能障礙分為十個傷殘等級,最重的為一級,最輕的為十級;生活自理障礙分為三個等級: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四)職工發生工傷,傷情相對穩定后存在殘疾、影響勞動能力的,應當進行勞動能力鑒定。此外,以下情況也應進行勞動能力鑒定:停工留薪超過一定時限的、舊傷復發的、工亡職工親屬完全喪失勞動能力享受撫恤待遇的、工傷職工安裝輔助器具的等。
(五)勞動能力鑒定由用人單位、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向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申請,并提供工傷認定決定和職工工傷醫療的有關資料。收到勞動能力鑒定申請后,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應當從其建立的醫療衛生專家庫中隨機抽取相關專家組成專家組,由專家組提出鑒定意見。然后,根據專家組的鑒定意見作出工傷職工勞動能力鑒定結論;必要時,可以委托具備資格的醫療機構協助進行有關診斷。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組成人員或參加鑒定的專家與當事人有利害關系的,應當回避。
(六)對勞動能力鑒定結論不服的,可以在收到鑒定結論之日起15日內向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再次鑒定申請。省一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作出的勞動能力鑒定結論為最終結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醫療事故賠償申請
2020-12-18女嬰推拿后身亡,其醫院是否涉嫌醫療事故責任
2021-01-23不受著作權保護的對象有哪些
2020-11-15遇到效力待定合同時會產生怎樣的法律后果
2021-03-04醫療事故賠償行政調解申請書
2021-03-14交通事故怎樣選定管轄法院
2020-11-15受要約人對要約內容變更的效力
2021-01-03欺詐訂立的合同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2020-11-26學生在外面玩水死亡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13面對求職單位的女性性別歧視怎么辦
2020-12-29工會如何發揮作用
2021-02-02不簽勞動合同是否存在事實勞動關系?單位應當承擔什么法律后果?
2021-03-24建筑勞務是否可以分包給個人
2021-01-16勞動者在高溫天氣下有權拒絕露天作業嗎
2021-01-29辭退和開除有什么區別有哪些
2020-11-13壽險投保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8綜合意外險包括哪些
2020-12-04是駕乘人員意外傷害險還是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
2020-11-28飛機故障延誤賠償新規
2021-01-26怎樣改善保險經紀人的外部生存環境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