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以解除女職工的勞動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勞動法》第二十九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據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七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
(一)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并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
(二)患病或者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
(三)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內的;
(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因此,女職工有上述情形的,用人單位不得依《勞動法》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七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即使存在女職工存在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或者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當事人協商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議的,或者用人單位經營困難確需裁減人員等等法定情況的,只要女職工是在上述情形期間,用人單位均不得單方面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如果用人單位單方面提出解除勞動合同,或者說用人單位將女職工辭退的,那么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行為無效。
懷孕職工享有什么權利
勞動強度和禁忌勞動的限制:
1、用人單位不得安排女職工在懷孕期間從事國家規定的第三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和孕期禁忌從事的勞動;
2、女職工在哺乳期內,所在單位不得安排其從事國家規定的第三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和哺乳期禁忌從事的勞動;
加班及夜班的限制:
在女職工懷孕期間,用人單位不得在正常勞動日以外延長勞動時間,對不能勝任原勞動的,應當根據醫務部門的證明,予以減輕勞動量或者安排其他勞動。
用人單位對懷孕七個月以上的女職工,不得安排其延長工作時間,一般不得安排其從事夜班勞動,在勞動時間內應當安排一定的休息時間。
女職工在哺乳期內,用人單位不得延長其勞動時間,一般不得安排其從事夜班勞動。
根據《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第八條的規定:女職工的產假為90天,其中產前休息15天。
晚育(女24周歲以上生育第一胎)增加15天,生育后3個月內辦理《獨生子子證》增加35天,如難產再增加30日,多胞胎每多生育一嬰兒增加15天。
人工流產的休假:懷孕不滿3個月人工流產的,休假15天;懷孕3個月以上人工流產的,休假42天。
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申請工傷認定需要注意哪些時間
2021-02-23減刑的限制條件有哪些
2020-11-18家暴離婚具體怎樣賠償
2021-02-17異地執行拘留怎么進行
2020-11-12合同債務轉移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1-16簽名只簽姓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06房產證已過戶十年現在有效嗎
2021-02-13試用期離職十天還沒發工資怎么辦
2020-12-07發生勞動爭議應該怎么辦
2020-12-01航班取消賠償標準
2021-03-04投保人死亡繼承人是否有權解除保險合同
2021-02-23賠對方7320元 保險公司僅付2139元
2020-11-09“大奔”嗆水受損是否屬于保險事故
2020-12-19什么是網絡投保
2021-01-15保險公司承擔的賠償金能追償嗎
2021-02-25財產保險與人身保險保險標的不同
2021-02-05保險公司不予理賠可以起訴嗎
2020-11-27網上投保意外險得不到賠償怎么辦
2021-02-14保險代理人的資格及教育問題有哪些
2020-12-14保險代理合同樣本(三)
2020-12-07